动力设备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动力设备网 > 科技 > 正文
云南方言词汇是什么?
云南方言词汇是什么?
提示:

云南方言词汇是什么?

云南方言词汇是: 1、克哪点:去那里。 2、尖刚:极点,贬人为主。 3、板扎:夸奖人或事件做的非常好。 4、枪的:带有敌意的眼光注视。 5、各是:是不是?表示疑问。 6、老孔雀:八卦、形容这人表现的不是时候。 7、整哪样:做什么?有时候有吃什么的意思。 8、槽耐:含有厌恶、讨厌的情绪,脏或者为人不地道的意思。 9、歪货:假的、伪劣的商品,有时候也形容一个人不可靠。 10、赶gai:赶集,在云南被称为赶gai,gai子是云南当地人给集市的一个通俗称呼。 11、洋芋:土豆,学名叫马铃薯,在云南被称为洋芋。 12、包谷:玉米,在云南称为包谷。 13、背时:云南方言,表示倒霉,运气不好的意思。 14、噶:云南方言, 语气词。 15、日气:就是生气,但云南人却把生字换成了日。说你做事让人生气,就说,你做的事情日气人。 16、日火:恼火,意思是因某件事情惹恼自己,很恼火,心中有火气,就会说真让人日火。

云南方言词汇有哪些?
提示:

云南方言词汇有哪些?

云南方言的本地方言词语:克哪点、尖刚、板扎、各是、老孔雀、整哪样等。 1、克哪点——去那里。 2、尖刚——极点,贬人为主。 3、板扎——夸奖人或事件做的非常好。 4、枪的——带有敌意的眼光注视。 5、各是——是不是?表示疑问。 6、老孔雀——八卦、形容这人表现的不是时候。 7、整哪样——做什么?有时候有吃什么的意思。 8、槽耐——含有厌恶、讨厌的情绪,脏或者为人不地道的意思。 9、歪货——假的、伪劣的商品,有时候也形容一个人不可靠。

有的人说话带(克)这个字 比如我掉了 不上克了 哪个方言带克这个字?
提示:

有的人说话带(克)这个字 比如我掉了 不上克了 哪个方言带克这个字?

普通话。
你说两种话不会太影响宝宝的,只要你单独跟宝宝交流时都是说一种语言就行了,我就是这样的,我跟宝宝对话只说普通话,但跟其他人说方言,这没什么关系的,但一定要有一种语言为主要交流方式,这样孩子不仅能讲普通话,还能顺带学一门“外语”,一举两得啊。
如果你想宝宝将来大一点能认字的话,就更要说普通话了,如果说的是方言对识字有干扰。
不过,既然将来早晚要说普通话,那么还是小一点适应得更好些将来也会说得更纯正些。


多给孩子念儿歌,从三个字的渐到五个字八个字的,注意重复,便于宝宝模仿。
宝宝能说两个字就跟他说三个字,能说三个字就跟他说五个字,能说五个字了再跟他说稍长一点的句子,你跟孩子的对话水平要接近孩子的“最近发展区”。
孩子语言的真正爆发期是两岁到两岁半,所以,你还有足够的时间去努力啊,慢慢来吧,孩子能说的情况下绝不要代替宝宝说出他的意愿,使宝宝感觉到自己掌握语言是相当有用的就会逐渐爱说话。


第一阶段
婴儿从出生至4个月,属于无意识的交流阶段。父母对小儿的咕咕声或啼哭只能根据自己的想法作解释,所以,这一阶段又称之为解释性的交流。小儿开始时也没有意识自己的发声或啼哭声能够影响父母的行为,但父母自小儿出生后第一天就把孩子当做交流的个体,对孩子的不同声音作出不同的照顾性应答,有的父母会用短的简单句对小儿说话,特别是母亲,有时以高的音调和夸张的声音逗引孩子。涉猎在这样的环境中懂得了寻找交流对象,渐渐地产生父母与小儿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用哭声示意要父母抱、饿了或尿湿了要父母关照等。于是进入下一个阶段。

第二阶段

4~9个月,为有意识交流阶段。4个月的小儿能用眼睛盯着父母所指的事物,父母和小儿把眼光共同落在同一事物上,此时,最好父母口中念念有词,对孩子说物品的名称。大约6~8个月的时候,父母可对着图片说出名称。而在9个月的时候,小儿可有交流性的眼光注视,即不但注视着事物,还会转向父母,注意父母的反应,这一能力的出现意味着小儿与父母有了有意识的信息传递。不仅如此,9个月的婴儿还可理解一些名词,如"灯"、"球"、"狗"等。

第三阶段

9~18个月,为单词阶段。约12个月的小儿会说出单词,单词的性质大多数为名词。尽管小儿很早就能理解一些动词,但说动词要落后于说名词。在这个阶段,小儿会在情境中使用会说的一些单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单词开始时发展得比较慢一些,但接着就会出现一个很快的两个字组成的词组。一般来说,小儿至少能说50个单词,才会发展词组。因此父母在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扩大儿童的词汇量,大概在18个月左右,两个字的词组就会出现。

第四阶段

18~24个月,为词组阶段。这个时期的小儿会用单词和词组说自己的事情以及他们生活的环境,而且有了最初的语句形式。父母们无需再把精力放在小儿词语的内容上,而是训练孩子使用句子表达,其中包括了语法的成分,而且语言的训练应在小儿的生活环境中进行,鼓励他们与父母和老师交流。在这个阶段开始时,父母为孩子提供词组示范,如说"坐凳子"、"吻娃娃"。对这种"电报式"的说话示范,语言专家各执己见,有的赞成,有的反对。不过,有一条原则应当记住:语言不只是用简单的词的组合来表达意思,而是要用语法组成句子后才能说明意义。因此,在对儿童语言的干预中,父母要避免用语法不确切的话与孩子沟通。

第五阶段

24~36个月,为早期造句阶段。小儿说事物已不再局限在此时此景,还能说不在眼前的事情,能用简单的短句如名词加上动词。在说话中,小儿还能使用代词"我、你、他",介词"上、下",形容词"好、坏、多、少"等等。至36个月左右,小儿基本上能用短句进行表达,并且开始步入完整的造句系统。

第六阶段

3~5岁,为句子掌握阶段。小儿可以使用简单句和较复杂的句子,掌握了大部分的语法结构形式,而且能够有一点点理解词语的抽象关系。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小儿这一阶段的词汇已接近成人,说话俨然像个"小大人"。这时,父母与孩子的交流要注重完整的句子表达,为孩子起示范作用,同时要培养孩子听从指令做事,从而为入学做好语言的准备。

第七阶段

5岁~成人,为完整的语法阶段。从此,儿童逐渐建立了成人样的语言能力,而这个过程中的儿童,也还是在不断地扩充自己的词汇,改善自己的表达及语言在环境中的应用,但不再增加新的语言形式。这个时期是个体交流能力明显增长的时期,有些专家认为,5岁是语言发育的一个分水岭,从这时开始至12岁,语言的发展将出现根本性改变,不仅仅是句子的复杂化,而且句子的含义和语言的用途向高级发展,最为显著的一个变化是儿童用语言学习阅读和书写。参考资料:www.lele3.com.cn

“我都就饭吃了”中的“就”字是方言吗?哪儿的人比较习惯说?
提示:

“我都就饭吃了”中的“就”字是方言吗?哪儿的人比较习惯说?

“我都就饭吃了”中的“就”字是方言,是北方人习惯说的方言。 一、就出处 北方方言 二、释义 1、表示顺承的连词。 2、搭配着。 三、引证 茅盾 《委屈》:“不,今天找出一件嫁时的衣服,全新的。我想可以拿出去改一改,将就对付了再说。” 四、示例 你送来的那些咸菜我都就饭吃了。 扩展资料 就的近义词: 一、搭配 释义:指按适当的标准或比例加以配合或分配。 引证:陈残云《山谷风烟》第三四章:“分田要分得公平合理,肥的瘦的一齐搭配。” 二、拌 释义:搅和,调匀。 引证:曹雪芹《红楼梦》:“拿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

滚出克是哪里的方言
提示:

滚出克是哪里的方言

湖北、贵州、云南、湖南方言将“去”字念“克”,出去就是出克。
“滚出克”是“滚出去”的方言版谐音。“滚出克”原本是骂人的话,表明被骂的这个人非常不受欢迎,其意有厌恶和愤怒的情绪在里面。但现在也被用来和熟悉的人开玩笑打趣,具体所表达的意思要看当事人使用的语境。‌‌‌‌
“方言”在不同的人群中指代不同,中国人口中所称“方言(Topolect)”是一个政治学概念,实为“地方语言”,又称“白话(Vernacular)”、“土话”或“土音”,指的是区别于标准语的某一地区的语言,这种叫法不考虑语言间的亲属关系。方言“梗”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方言,读起来让人更有亲切感,让平淡无奇的文字仿佛带上了感情色彩,现在许多广告、歌曲都引入了方言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