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设备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动力设备网 > 科技 > 正文
柴静写过的一篇文章500字
柴静写过的一篇文章500字
提示:

柴静写过的一篇文章500字

  《采访是一场抵达》
  “好感和反感是你在观察人的时候最有害的一种心态,你要在采访前就对一个人形成了好感或者反感,你就没有办法诚实和客观地观察他了。”------柴静
  《新京报》今天刊登我在清华课程的部分内容,编辑高明勇在对两万多字场记阅读后进行摘选,与我核对,态度严谨。贴在这里与大家讨论。注明一下,这次并非是面对公众的演讲,是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视频新闻”课程的授课内容,感谢学院陈昌凤老师,张小琴老师的工作,以及徐如鑫,刘晶,莫梓芜同学的整理。 《采访是一场抵达》 “好感和反感是你在观察人的时候最有害的一种心态,你要在采访前就对一个人形成了好感或者反感,你就没有办法诚实和客观地观察他了。”------柴静 ■ 编者按   
    10月9日晚,央视《看见》栏目记者、主持人柴静受邀在清华大学做了一场题为“采访是一场抵达”的演讲。演讲的部分内容在微博上公开后,引起反响。同时,由于之前媒体报道不全面,很多人期待较完整的内容。现摘要编发部分演讲内容,呈现其演讲原貌。  没有夯实的报道,评论只是沙中筑塔  我们对于一件事情知道得越少,就越容易形成判断,而且是越容易形成强烈的单纯判断。人们头脑中偏见的根源,往往是来自于无知,我们对于一件事情知道得越少,就越容易形成判断,而且是越容易形成强烈的单纯判断。
  就像我要把一瓶水移动,把它拿到胸前,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动作,但是我要把一瓶水非常精确地移动一毫米,这就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去计算,你肌肉的酸痛度也会增加。我自己在二十三四岁的时候,成为国家电视台的主持人,做一个十六分钟的新闻深度报道。我觉得这样的状况在世界新闻史上也是很少见的,一个年轻人被放到做深度评论的主持人位子上,这是我们刚刚起步的电视新闻决定的一种特殊要求,以后也不会更多地出现。实际上媒体有它的规律,就像一个存在的植物,它必须要按照它的规律生长一样,要想变得粗壮、强韧,必须到土地里头去接受风吹日晒,再一片一片叶子长出来,如果没有非常夯实的报道作为基础,那么评论只能是沙中筑塔。所以我转行做了记者,到现在十年了。

董路的恩物轶事
提示:

董路的恩物轶事

砍柴事件2013年1月23日,在《柴静,你能看见自己吗?》博文中,董路以柴静采访李阳家暴事件的那期节目为由头,认为柴静面对李阳时阵脚全乱,“对于柴静而言,那次采访一如拿破仑的滑铁卢,即便有后期精心的补救掩饰,播出的节目也无法改变柴静在李阳面前惨败的事实……”“所以柴静是根本应付不了《谢天谢地,你来啦》这样即兴表演的节目的。论口才的能力、论忽悠的功夫,李阳都可以做柴静的导师。你知道表演是需要对手配合的,偏偏李阳不解风情。”董路分析,柴静的成功依托于央视的品牌和老男人们的饭局,“前者给了她居高临下、尽情施展的舞台,后者给了她汲取营养、备受呵护的温床。”而柴静要做的就是――演,“我不反对柴静在镜头前面努力地去‘演’,只不过当无数拥趸将柴静的表演视为真实的时候,再对比其头上顶着的‘新闻’两个字,就很是错乱了。”董路甚至放言:“说得直白一点,在我看来,柴静做新闻和于丹做新闻之间,只少了一本《论语》。” 欧冠比赛中,皇马主场1-0战胜巴黎圣日耳曼,提前两轮从欧冠小组出线。知名评论员董路在某网站解说比赛过程中睡着并发出呼噜声,被该网站暂时停止解说工作,他也再次做出诚恳道歉。事后董路在微博上坦言:“实话说,有点熬不住了,也许该休息了,不是不热爱,而是,老了…我用几分钟的不敬业,完成了对本场比赛最生动的诠释——让人昏昏欲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