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音律五音顺序是什么?
古代音律五音顺序是:宫—商—角—徵—羽。 五声音阶,汉族古代音律 。就是按五度的相生顺序,从宫音开始到羽音,依次为:宫—商—角—徵—羽; 如按音高顺序排列,即为:1 2 3 5 6 宫 商 角 徵(zhǐ) 羽。唐代时使用“合、四、乙、尺、工”。 中国传统乐学理论对“音阶”这个现代概念,分别从“音”、“律”、“声”等不同角度揭示内涵。传统民族调式,最常用的主音有五个,即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现在首调唱名的“do、re、mi、sol、la”,称五声音阶。 起源: 音阶的起源似应早于律制。远古至青铜时代的乐器从实际调查已见者说,其乐音系列都由音阶组成,而并无任何按律编排的事例。在十二律的数理规律被发现以后,诸如故宫所藏的金编钟,则确实是按律编列的乐器了。 春秋时,七声音阶在实践中已经相当普遍,并已形成“七律”的概念,而写作《地员》篇的那个学派,却只算到五音为止,这件事情就很耐人寻味。 五音的计算是:“一以三之,四开以合九九”,就可以得到五音的弦长关系的简单整数比。那么,沿着同样的原则推下去,需要计算到七音时,也只消“六开以合九九”就能得出完满的结果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五音
古代音律分为五音,具体的顺序是怎样的?
有时候其实就有音乐的出现,而且当时是有音律之分的,古代音律分为五音,具体的顺序是哪些呢?古代的音律分别宫、商、角、徵、羽, 而古代的音调跟现在的音调其实很像,皆为五声音阶。应该说古代音律之分在青铜时期就有了,但是当时还没有具体的音律制度,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古代的音律。 一、古时的音律变化其实在古代掌管音律的基本上都是达官贵族之人。那么只有在面对重大的事件的时候,国家才会布置重大的音乐场面,这个时候音律其实也是管理的一种制度。在古代的时候,也有掌管音律的官员的职称,其实从秦朝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所以说古代音律的变化是多变的,从秦朝开始到其他的朝代都是在不断变化和转变之中。 二、青铜的乐器现在其实对音律描述的古时候的文章已经没有什么,但是从开发青铜器的时候发现音律是无规律排列的。但是从故宫所藏的金边中可以看出确实是按照音律编排的乐器。古代的音律其实是有七阶之分的后来形成了七律,在古代很多的曲子中都可以发现七律的影子,只要按照原理推论是可以算到七个音。所以说古代的音律可以说是从很久就发现了,并且每个时代对音乐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进而不断的完备音律的概念。 三、一种地位的象征在古代,音律其实是地位的象征,只有有身份的人才可以欣赏乐器。一般只有在面对重大的会见的时候,主人如果请出乐队来引起宾客,说明了对宾客的足够重视。所以说在古代,音律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知道的,只掌握在一些官人的手上。那么古代音律具体是分为五音宫、商、角、徵、羽。在和弦的处理时,可以根据五声音阶做代替音和弦。
五音是指哪五音
五音指中国五声音阶中的角、徵、宫、商、羽,五个音级。五音中各相邻两音间的音程,除角和徵、羽和宫(高八度的宫)之间为小三度外,余均为大二度。属于中国古代五行配属之。另有古代作品《五音》,是古代军事著作《六韬》里记载的一篇文章,记录在“龙韬篇”——论军事组织。本篇介绍了用五音配合五行来观察和判断敌情的方法。根据五音和五行相配来判断敌情乃至指挥用兵,迹近荒诞,不足凭信。但是,其利用各种手段来侦察敌情,透过各种蛛丝马迹判断敌情并进而作出相应决策的思想仍不乏可取之处。清朝将领年羹尧闻雁即警,就是这样的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