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说“亲家登门,不值半文”,这句话有什么典故吗?
这是一句农村老话,反映出的是一种“过河拆桥”的错误心态,它没有什么特别的典故,仅仅只是老祖先对农村无数事例的总结和提炼而已。那么这句俗语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下面听我解释如下,欢迎大家探讨! “亲家登门,不值半文”本身的含义就是指亲家上门来,并不值得隆重地款待。为何会有这样的观念存在呢?原因有这几个方面: 一、儿女娶进门,已是自家人,就无须再对女方父母毕恭毕敬的了。 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不能因为把女方娶进门了,就不需要女方家父母了,而冷淡了亲家,这是一种“过河拆桥”的无情的理念。但是在农村,恰恰就有这样的人存在。女方没有娶进门前,男方害怕女方变卦,就处处讨好女方父母。但当结了婚,就不害怕女方变卦,转而对亲家变得可有可无起来,这也未免太现实了。 二、“亲家登门”有时候是来求助的,所以不受主人待见。 “无事不登三宝殿”,所以亲家登门,很多时候都是因为遇到难事需要帮助了。这种情况下,女方家长登门,是仰人鼻息,是有求于人。男方自然就显得趾高气扬的,对待起亲家就是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 实际上完全没有必要,既然都是亲家关系了,能帮的就应该全力帮一下,爱理不理的态度只会给子女们带来不必要的烦恼。 三、“亲家登门”也有可能是对方家里发生某种变故,只是彼此间的礼尚往来。 比如一方出现婚丧嫁娶等重大事情,另一方自然就会来登门拜访。而这种情况下,主人家里还有很多其他的客人,非常繁忙,所以亲家来了,也只能是客套几句,没有时间坐下来闲聊。 这种情况是可以理解的,作为亲家当然也不会见外生气,反而还会主动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四、“亲家登门”也有可能是来解决儿女矛盾的,双方自然不会有笑脸。 夫妻之间难免磕磕碰碰的,生活中也会出现一些矛盾,有时候也许还会出现自身难以调和的矛盾。这时候双方父母就得登场帮助解决。 有时候亲家之间确实能解决一些问题,但有时候也不一定能处理好儿女们的矛盾,有可能还会深化矛盾。所以这时候的亲家之间就更不值钱了。 所以我认为夫妻间有什么分歧或者矛盾,都应该尽量由自己来解决,不要让双方父母掺和进来,以免把事情闹大,搞得两家关系更加的僵化。 五、“亲家登门”可能还有其它的一些观念上的分歧。 这样的事情很多,比如养老送终问题、男方倒插门问题、孙子的姓氏问题等等,都难免会出现意见分歧的时候,一旦产生看法上的不一致,就会导致双方父母出现矛盾,互相不谅解对方。 其实我认为既然有缘成为了亲家关系,大家就应该相互体谅、相互帮衬、相互包容,和谐相处才是双方应该秉持的认识。 总结语: “亲家登门,不值半文”是一句农村俗语,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这句话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因为它反映出了人们的一种“过河拆桥”的心理,但是这种心理是错误的。 我认为两家人只要结为了儿女亲家,就是一家人了,应该从大局考虑,为孩子做出榜样,不能因为一些琐屑小事而给孩子们增加烦恼和压力,这才是我们应该坚持的正理!
探讨东莞风俗习惯 高悬赏
俗称“过年”的春节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就是平时大家俗称的“过年”“过新年”。它是一年中和家团聚亲友互访的最快乐的日子。 为什么每年要家家庆祝“过年”呢?民间传说,“年”在很久很久的远古时候是一种怪兽,每到冬天快过春天将来时,它便四处吃人。古代人为了保卫自己,就聚集在一起,燃起篝火,把竹子投到火堆中,使竹子爆裂发出“啪啪”的巨响,把“年”吓跑。这样一夜平安度过,第二天早晨起来大家相互祝贺问好,共庆幸福生活。一年接着一年,便形成一个欢乐的节日,叫做“过年”。所以,现在我们过年时还要放爆竹,串门拜年。 春节实际上是我国沿用了3000多年的农历新年。数千年的传统习惯,使人们重视农历新年远胜过公历新年,农村尤其如此。 下面是春节前后的活动(3个)——谢灶:腊月二十三晚,送灶君老爷上天,叫“谢灶”、“送灶”或“祭灶”,祭灶的贡品有:一碗米、两砖片糖,一封利是,一碗清水,一礼烧猪肉,一些蔗桔,纸钱等.并写好一张“灶君疏”,大意是向灶君请罪,请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拜时烧香烧纸,放鞭炮;拜完食品放在米缸里,叫做“责瓮”。直至年三晚,才把灶君接回来。 开门炮:年三十晚守岁至深夜,迎候良辰吉时,到了交子时之际,便打开大门,说“开门大吉”。此时各家各户,点燃鞭炮,持续几个时辰。两三点后才逐渐安静下来。四点多钟,鞭炮又一次响起来,到天亮方止。 卖发财大蚬:开门,烧炮之后就是接财神,家家门外,烧香礼拜,此时便有一些小孩,叫化子等,拿着一张红纸,上面写有“财神”两字,嘴里喊着“财神到”挨家挨户去叫卖。人们为了买一个好兆头,也乐意买下它,给小贩一个“利是”,让他高兴而去。 清明节“名源”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到那天万物清明洁净,气请爽朗,所以叫清明。 端午节 其实,早在屈原之前,就有划龙船的习俗了。民俗学家认为,端午节划龙船是古代人送瘟神、驱恶鬼一类的宗教迷信活动。只是屈原的崇高品德和伟大的诗篇受到后人的敬仰,于是楚国人关于划龙船,抛粽子以救屈原的传说,很快传遍大江南北,全国各地的人们在端午节时都纪念屈原。 下面是关于元宵节闹元宵的传说 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在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看了上面闹元宵的传说,下面就读读元宵节赏灯的传说吧。 元宵节赏灯 春节刚过,人们玩兴仍挺高,加上田里的农活也不多,所以就在一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尽情欢乐。 按照传统习俗,元宵节不是赏月而是玩灯。家家户户在门前挂红灯,孩子们提着花灯戏耍,街头、公园、广场搭起灯棚,人们扶老携幼去赏灯。因此,人们又把元宵节叫做灯节。 元宵节为什么要挂花灯?民间流传着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鹅飞到人间,被猎人不小心射伤,玉皇大帝大怒,下令在正月十五那天派天兵火烧人间。这一消息,被一位善良的仙女知道,她立即把灾讯透露给人间。人们凑在一块儿商量,终于想出一个办法对付玉皇大帝。他们在正月十五前后三天,家家户户门前挂上红灯,燃放火花、火炮。天兵正准备下凡放火,打开天门一看,咦,人间处处都是火光,便以为已经烧起来,省得跑一趟,向玉帝交差了事。因为元宵节挂彩灯,放火炮,避免了天灾,于是人们年年元宵挂花灯、放烟火鞭炮,庆祝斗争胜利,感谢那善良的仙女。 大家看到,同是元宵节,有两个不同的传说。可见不同地区的事是不尽相同的。 接着让我们看看东莞一些特别的风俗吧。 东莞同行一条街 谚语有云:“同行如敌国”、“同行三分化”。同行本应各自回避,相隔越远越好。但东莞风俗却盛行同行一条街。如大朗镇中一条街都是卖木,附城区豪区都造正丹纸。东莞城区更加突出,有卖麻街、猪仔街、芹菜塘、抄纸地、文房街、芽菜、蔡衣街、竹排街、皮鞋街和菜油道都是同行一条街,并以行业为名。建国前,东莞城区的妓院也只没在一条内。建国后批发店均在中兴路,改革开放后,城区维新路成为个体一条街,博夏有个体生果批发一条街。 同行一条街多是文明竞争 ,极少 公开诋毁,因而能相安无事地共 。这种风俗,不少地方都有 ,建国前广州 文德路旧书店一条街,香港的男人街, 人街就很有 名。 同行一条街,能强烈吸引所需的顾客,特别是从农村来的顾客,。它的起因,往往是某间商店生意好,惹起人家眼红,便在其附近竞争,逐渐增多 。如果这间商店认为自己招牌好,字 号好,价钱平,移它处亦会垮台 ,因顾客不愿到远处独此一家去买。为购买方便,顾客宁可往同行一条街去购买。 在同一条 街上,顾客还可以“货比 三家”。 东莞人送丧用“过洋乐” 东莞人送丧,用的是“过洋乐”。乐队一般是5或6人,2或3人吹管笛(俗称鼓手),1人打(香光),1人击小单鼓(俗称),1人敲文锣。乐队所穿的长袍,外红里白。送葬时,白翻外,一式是白长袍;回来时,红翻外,一式变成穿成红长袍,这叫做“白袍去,红袍归”,取其凶去吉来之意。乐队吹打的“过洋乐”,极其悲戚,不但死者的亲朋戚友听了号啕痛哭,就是过路人听了 ,也为之黯然泪下。 “过洋乐”原是日本人送葬时乐队所吹打的音乐。为什么东莞人送丧会用“过洋乐”呢?原来南宋时东莞有个理学家叫李田,他是篁村白马乡人,精通周敦颐,程颐的理学。德佑二年(1276)元兵入侵广东,李田积极支持其熊飞起兵勤王,因众悬,熊飞在州牺牲。李田只身东渡日本,以中国的理学书教授日本人。许多日本人被李田感化,尊称他为夫子。他18岁时逝世,日本人以鼓吹一部,送去返里。从此东莞人送丧,皆用日本过洋乐,并沿用至今。 东莞建房俗 平地基:先祭祀土地公,四方酒酒、米,饼、苹果祭后送泥水工人吃。四角燃插三支线香,以逐地下鬼怪。 建房屋的方位:一般是座北向南。 奠基:需写好“兴工大吉”红纸,压在工地,烧一排鞭炮后,由主持施工的师傅放好奠基石后,收下红包即停工。师傅吃完酒席即放工。地基下不用麻石,麻石即花岗岩,质地坚硬,本是作地基的最好材料。但城区、 水乡一带,绝不用麻石作地基,以防家庭,从此太坚硬而不“发”。 上梁:“上梁不正下梁歪”东莞风俗十分重视上梁。上梁当天,须从酒肉宴请全体泥水工人。主持上梁的须是工人中最大的师傅。需给上主梁的师傅大红包。最后一块地板阶砖,泥水师傅绝不砌上,其一是怕得罪土地公,让土地公有“气”可舒。其二是防今后不育儿、不发财。 新娘跨火烟 旧时饶平一带人家办婚事要行“新娘跨火烟”仪式。新娘出嫁那一天,新娘子经过一番精心打扮以后,穿上了裙子,由媒婆带往夫家,大家由一个同妇女迎接新娘子(有的还要几个姑娘参加迎接)。新娘子到夫家之前,夫家准备了一捆稻草放于门槛。当新娘走到门前时,由迎接的那个妇女把稻草点燃烧出浓烟来,再由她陪着新娘,口念“新娘跨火烟,千子万孙”,念毕,新娘扬起裙子举步跨过门槛走进夫家,进入洞房,这就是“跨火烟”。 看完上面的例子,再看看下面这个关于结婚的风俗,想想有些风俗古今的变化有多大。 听听来自中堂的一位老人讲起:在解放前的几年,中国社会仍然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当时的婚姻差不多都是盲婚,要结婚的男女都不互相认识,对方长什么样子,喜欢什么等一切都不清楚。有的在母亲的肚子里就已经被指定结婚的对象。到了解放后就实行自由文明结婚,大多的青年男女都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对象,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当时的结婚形式与现在的也有很大的区别,现在就介绍一下吧!比如说一对男女的父母已经说好了要结为亲家,他们挑好了结婚的好日子,是1月15,那么在11、12号男家就把“茶担”送到女方家,里面有梅花饼、鲜肉、鸭蛋、礼银等。负责把担子挑到女家的要是一个好命的男丁,怎样才是好命呢?就是男的父母健在,且起码有两兄弟,在去的过程中要一个媒人婆陪伴。14号男方家就备开厨,亲属们都聚集男方家帮忙,鱼在当时算是主要的原料了,他们把好的那一层鱼肉和一些肉、一些调味料搅拌着做肉丸,剩下的肉做鱼丸,而最好的鱼头骨就用来煲粥做宵夜。晚上男方把床安好,天亮时拜祖宗,15这一天宴请亲戚朋友,男的在文太祖屋里用餐,而女的就在饲堂里用餐。15号傍晚男家的人要去接新娘,去之前在村前的空地放重炮,然后去女家把嫁妆搬回男家,吃完晚饭再去接新娘,在新娘家也要放重炮,那么就把新娘接回来了。回到男家同样的也放重炮。这样一段婚姻就成事了。 看完是否觉得有些风俗确实变了很多?这也对,时代在进步,世事多少都会有所改变。 好了,介绍到这里,下面看看某些镇独有的风俗吧。 东坑——卖身节 据历史记载,东坑二月初二卖身节的由来源于明末清初。在东坑有“卢家地,谢家田”之说,相传东坑塘唇村有一姓卢的大户,赶在清明之前开耕,农历二月初二贴出雇请长工启事。这天,无田地的青壮年头戴斗笠,身披布巾,以示“卖身”,等待财主雇请。据说此习俗已沿袭数百年,堪称为中国最古老的“劳动市场”,也即当今“人才市场”的意思。随着时代的变迁,二月初二“卖身节”又演变成“遇仙节”、“翻身节”和“欢乐节”、“射水节”。
东莞市非同凡响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东莞市非同凡响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是2018-08-03在广东省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东莞市万江街道金泰社区金曲路金泰工业区9栋A区202号。 东莞市非同凡响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41900MA523EYH82,企业法人李联飞,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东莞市非同凡响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教育软硬件的研发、批发、零售;教育咨询;教育投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组织策划;市场营销策划、展览展示服务;企业管理咨询服务;企业形象策划;会务服务;英语培训(国家学校教育制度以外的经营性培训,且不包括学历教育、课外辅导及职业培训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东莞市非同凡响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东莞市新婚公馆婚庆礼仪有限公司怎么样?
东莞市新婚公馆婚庆礼仪有限公司是2012-09-19在广东省东莞市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东莞市莞城街道旗峰路200号万科中心5号商业107铺。 东莞市新婚公馆婚庆礼仪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41900053780522B,企业法人赖欣怡,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东莞市新婚公馆婚庆礼仪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婚礼庆典活动策划、个人形象策划;礼仪服务、摄影摄像服务、商务信息咨询服务;婚纱礼服出租和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广东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38391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100-1000万和5000万以上规模的企业中,共147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东莞市新婚公馆婚庆礼仪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中元节的各地习俗有哪些
中元节的各地习俗如下: 1、广东 在华南地区七月十四有祭祀的传统,这一天无论贫富都要备下酒菜、香烛和纸钱祭奠先人,以示对先人的怀念。 旧时居民们于节日前上冥店买来金银纸衣(即各种色纸,俗以为可制冥衣)、溪银(冥币)、元宝等冥具,盛于纸袋中,加封,俗称“包袱”,择日于午后配上牲醴、果品拜祭祖先,拜毕焚化冥具(包袱),俗称“烧衣”。 入夜以后,又以各种冥具及水饭、酒菜、香纸等祭于门前,施以无主之鬼魂。祭毕燃冥具,将祭品(酒饭)留在门外不收回,俗称“烧幽”。 2、云南 腾越人祭祖后焚包,又用黄瓜一只,刻成船形,叫“黄瓜船”,与包一起焚化。民间相传,每年的七月十四/十五,是鬼门关大开之日。阎王会让那些终年受苦受难禁锢在地狱的冤魂厉鬼走出地狱,获得短期的游荡,享受人间烟食,所以七月也称为鬼月,这个月被人们认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 3、福建 闽南人七月半祭拜时,会在各水域先放流灯火,迎接到来的亡魂,帮亡魂照路,邀来同享香火,号称“水灯”。 闽南人地区在中元节还有一特别仪式,称为“抢孤”,将供品或旗子放置高柱上,将柱子涂满油脂,令众人同爬其柱,先得旗、物者胜。不但能取得奖品,且代表自己会得到神鬼的祝福。 不过这是一项危险性很高的活动,时有伤亡,在清领时期,巡抚刘铭传曾令禁止。今日台湾东北角的头城与西南隅的恒春、香港潮汕社群举办的盂兰胜会依然有此仪式。 4、河南 河南商丘县中元祀地官时,悬挂纸旗於门口,传说可以防虫。孟津县中元节放风筝。郲县七月十五日在门前画一灰圈,在圈内焚烧纸公以祭拜祖先。 5、山东 山东长岛渔民以木板秫稽制成小船,上贴一纸条“供××使用”,或供溺海者的牌位,再装上食物、衣帽、鞋袜等用具,然后点燃蜡烛,由已婚的男子将小船放入海中。沾化县各家采麻柯及新鲜草叶搭棚子,称为“麻屋”,请祖先牌位於其中祭祀。
中元节有哪些习俗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三元”之一,“中元”之名是源于东汉后道教的说法。而佛教则认为在农历七月十五日这天,是僧徒功德圆满的日子,佛弟子在当天举行“盂兰盆法会”,同时他们也把这天为“盂兰盆节”。 🌟🌟中元节习俗🌟🌟 🌟1.上坟祭祖🌟 中元节在很多地方被称为"七月半",意思是盛夏已经过去,秋凉刚刚开始。民间相信祖先也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有些地方在一年中选择中元节这天上坟拜祭,祭拜时,依照辈份和长幼次序,给每位先人磕头,默默祷告,祈求祖先保佑自己平安幸福。 🌟2.施孤🌟 所谓“施孤”,是指施舍给孤魂野鬼的意思。人有孤寡病残,鬼也有孤魂野鬼。阳府有亲人、有家的鬼可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饱食一顿,领取亲人为它准备好的金银财宝、衣帽布匹。可那些无家可归的野鬼就到处游荡、惹是生非。所以人们在祭奠自家祖宗时,都会在门外摆上一小桌,供野鬼享用。 这习俗在海口地区比较隆重,到了农历的七月十五晚上,可以看到街边阿公阿婆们在自家的房前屋后插满香烛,焚烧纸钱、元宝、布匹等纸制品,买小芋头、番石榴、杨桃等青果施舍在房子的四周,给那些在阳间没了亲人的孤魂野鬼。 🌟3.放河灯🌟 放河灯,也称“放水灯”、“放江灯”,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习俗。河灯,也叫荷花灯,因为这种灯的底座经常是用纸片、木头做成莲花瓣形状的,甚至有时候就直接用荷叶做成底座。放河灯的时候,人们点燃灯座上的灯盏或者蜡烛,任其在江河湖海中漂亮浮沉。传说这样就可以将一切亡灵超度到理想的彼岸世界。 🌟4.放焰口🌟 佛教中形容饿鬼渴望食物,口吐火焰叫做焰口。因而和尚向饿鬼施食叫放焰口。自梁代起,我国民间在中元节举办设斋、供僧、布田、放焰口等活动。当天,人们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师座和施孤台,并在法师座前供着地藏王菩萨,相传地藏王菩萨是超度地狱鬼魂的。其下供着用面制的桃子、大米,施孤台上立着三块灵牌和招魂蟠。正午已过,人们把全猪、全羊、鸡、鸭、鹅及各式发糕、果品等摆到施孤台上。主持人在每件祭品上分别插一把蓝、红、绿的三角纸旗,上书“孟兰盛会”、“甘露门开”等字样。 仪式在庄严肃穆的庙堂音乐中开始。众僧诵念各种渴语和真言,然后施食,把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重复三次。民间把这种仪式叫“放焰口”。及至晚上,家家户户还要在自家门口焚香,把香插在地上,因其象征着五谷丰登,所以插得越多越好。 🌟5.投标福物🌟 中元节祭祀活动结束以后,还有一项娱乐活动——投标福物。这些福物都是组织祭祀活动的会员以及热心人士捐赠出来的,品种花样很多,比如生活用品;儿童玩具、元宝、米桶等等。因为相信“标”到一件东西可以给自己带来福运,所以大家都很慷慨,这些开标的款项,一般会作为慈善资金,也可以为下一届中元节活动积累资金。 🌟中元节的由来🌟 这个节日源于早期的“七月半”,一开始为农民在夏末秋初时用新米祭祀田神,向祖先报告收成,祈求丰收的节日。古时人们对于农事的丰收,常寄托于神灵的庇佑。人们举行向祖先亡灵献祭的仪式,把时令佳品先供神享,然后自己品尝这些劳动的果实,并祈祝来年的好收成。到了现代,“中元”祭祖追思的文化意蕴很大程度上与清明节共有。如今的“七月半”祭祀活动,多是民众自发地、零星地在家庭内举行,不再具有传统意义上的公共性。 中元节这个传统节日的习俗体现出了中国人强烈的祖先文化意识,处处展现出祭祖文化的精髓。中元节也是传统习俗和人文精神的体现,我们要继续传承这一节日,不断把善良传播给下一代,让它成为一种美好的文化传统,让世世代代的子孙能够拥有更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