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床选矿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摇床选矿的基本原理是:摇床的选矿过程是在具有复条的倾斜床面上进行的,矿粒群从床面上角的给矿槽送入,同时由给水槽供给横向冲洗水,于是矿粒在重力,横向流水冲力,床面作往复不对称运动所产生的惯性和摩擦力的作用下,按比重和粒度分层,并沿床面作纵向运动和沿倾斜床面作横向运动。因此,比重和粒度不同的矿粒沿着各自的运动方向逐渐由A边向B边呈扇形流下,分别从精矿端和尾矿侧的不同区排出后,被分成精矿,中矿和尾矿。 摇床选矿的基本原理
摇床选矿基本原理
原料(矿浆或干料)给到给矿槽内,同时加水调配成浓度为25%一20%的矿浆,自流到床面
上。矿粒群在床条沟内因受水流冲洗和床面振动而放松散、分层。分层后的上下层矿粒受到不
同大小的水流动压力和床面摩擦力作用而沿不同方向运动。上层轻矿物颗粒受到更大程度的水力推动,较多地沿床面的横向倾斜向下运动。于是这一侧即被称作层矿例。位于床层底部的
重矿物颗粒直接受床面的差动运动推动移向传动端的对面,该处即称为猪矿端。矿粒的密度和
粒度不同,运动方向亦不同,于是矿粒群从给矿槽开始沿对角线呈扇形展开,如图6—2所示c产
物沿床面的边缘排出,排矿线很长,故格床能精确地产出多重质量不同的产物。
螺旋溜槽的影响因素
(1)设备结构参数
螺旋溜槽的设备结构参数包括溜槽的直径、横截面形状、螺距、螺旋溜槽的长度和圈数等。
螺旋槽的直径是设备的规格标志,溜槽的处理能力与直径平方成正比,粒度回收下限随直径增大而升高。在条件许可时,处理较粗物料应采用大直径螺旋槽。螺旋溜槽的断面形状与处理物料的粒度有关,处理小于2mm的原料,以长短轴之比为2:1,长轴呈水平,它的一半等于螺旋直径的三分之一合适。螺距的大小通常用与螺旋直径之比表示,称作距径比,取值在0.73左右,选别效果较好。螺旋槽的长度和圈数决定着物料运行距离。对易选矿石有3-4圈即可,对难选矿石则需5-6圈。
(2)工艺操作参数
操作参数主要指给矿体积、给矿浓度等生产中的可调参数。
给矿重量浓度在10%-35%范围内变化对分选指标影响不大,过高或过低的浓度均会使选矿回收率下降。改变绐矿体积对分选指标的影响与改变给矿浓度大体相同。一般来讲,粗选作业给矿浓度为30%-40%,精选为40%-60%,生产过程中给矿体积和给矿浓度要求在适宜值的误差范围5%内波动。
(3)螺旋槽直径、螺距及螺旋槽圈数
增大螺旋直径处理量可大为增加,但力度回收下线也随之升高。操作中主要的控制因素是给矿体积和给矿浓度。选别较粗粒级时,给矿体积可大些,处理细粒级则要小些。粗选作业的给矿浓度要比精选作业浓度低些,例如选别赤铁矿时,粗选的给矿浓度为30%-40%,而精选时则需控制在40%-60%为好。在实际操作中,给矿体积和给矿浓度在±5%范围内波动对分选指标无大影响。
螺旋溜槽的影响因素
(1)设备结构参数螺旋溜槽的设备结构参数包括溜槽的直径、横截面形状、螺距、螺旋溜槽的长度和圈数等。 螺旋槽的直径是设备的规格标志,溜槽的处理能力与直径平方成正比,粒度回收下限随直径增大而升高。在条件许可时,处理较粗物料应采用大直径螺旋槽。螺旋溜槽的断面形状与处理物料的粒度有关,处理小于2mm的原料,以长短轴之比为2:1,长轴呈水平,它的一半等于螺旋直径的三分之一合适。螺距的大小通常用与螺旋直径之比表示,称作距径比,取值在0.73左右,选别效果较好。螺旋槽的长度和圈数决定着物料运行距离。对易选矿石有3-4圈即可,对难选矿石则需5-6圈。(2)工艺操作参数操作参数主要指给矿体积、给矿浓度等生产中的可调参数。 给矿重量浓度在10%-35%范围内变化对分选指标影响不大,过高或过低的浓度均会使选矿回收率下降。改变绐矿体积对分选指标的影响与改变给矿浓度大体相同。一般来讲,粗选作业给矿浓度为30%-40%,精选为40%-60%,生产过程中给矿体积和给矿浓度要求在适宜值的误差范围5%内波动。(3)螺旋槽直径、螺距及螺旋槽圈数增大螺旋直径处理量可大为增加,但力度回收下线也随之升高。操作中主要的控制因素是给矿体积和给矿浓度。选别较粗粒级时,给矿体积可大些,处理细粒级则要小些。粗选作业的给矿浓度要比精选作业浓度低些,例如选别赤铁矿时,粗选的给矿浓度为30%-40%,而精选时则需控制在40%-60%为好。在实际操作中,给矿体积和给矿浓度在±5%范围内波动对分选指标无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