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史治问题
过去官员虽然说不是终身制,但是因为存在着相对稳定的干部任免规则,绝大多数干部只要不出政治经济问题,铁饭碗可以一直端到退休。那时干部是令人羡慕相对稳定的职业,地位高受人尊重。要说有政治风险,那时谁没有,作为上级方针政策的执行者,干部得到的信息和拥有的知识比普通人多,因而犯政治错误、路线错误的概率不比普通百姓高多少。
那时节,人们争当干部或保住自己的干部职位,是有明确的硬条条的,有严格的程序和指标。首先,你必须出身好,是贫下中农或转业军人。其次,你必须现实表现突出,是各项事业、各项运动的积极分子,是做出了卓越成绩的人士。比如你生产工作任务完成得好,属全连第一;你学毛选活学活用做得好,敢于向不良倾向作斗争。再次,你必须群众威信高,即使不是所有的人说你好,也得大多数人说你行,起码不能出现相当一部分群众坚决反对你的情况。最后,你还不能有污点,要能通过党支部、团支部或群众积极分子的评议、审查。如果你曾经有过隐瞒组织的事情,多少年前曾经犯过政治错误,或者你的现实表现中有某种出格的、影响不好的事情的发生(比如犯了作风错误、向组织说了假话等等)。沾上了其中任何一件事,都会使你入党提干的愿望泡汤。
此外,提干还要有一定的时间要求,除了极少数坐直升飞机,一下子从基层升到中央之外,绝大多数干部,从普通积极分子、先进工作者到入党提干,都必须有相当长的实践过程。党还没有入就想提干,班长都没有干过就想当连长,连长没有干两天,就想当团长;车间主任都没有干过,就想当厂长,一般是不可能的。除非是做了惊天大事的英雄模范人物。
现在情况完全变了,干部职业成了风险度最高的职业,不仅违法犯罪的风险很高,职位的安全性稳定性也最差。任何时候任何问题都可能下(当然也可能上),群众威信高反映好可能下,群众反映差也可能下;工作干得出色、企业欣欣向荣、利润颇丰可能下,工作干得不好企业亏损也可能下;一封告状信可以使你下台,一次自然灾害或安全事故也可能是你下台;上级领导换人可能使你下台,裁减冗员也可能使你下台;59岁可能退居二线,49岁、39岁也可能退居二线。原先干部应该怎么干,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人们一般都很清楚。只要按照文件精神做了,依照上级的指示干了,出再大的问题也不要你负责任。
现在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不仅一般人不清楚,干部自己也不清楚。一切都要靠高水平的独立判断。判断错了,干了不该干的事,说了不该说的话,即使你没有责任,也必须承担相应的风险。就是该干的事,干得出了问题你也必须负责任。现在干部升降、任免,不讲出身,不讲条件。刚刚上班,什么都不懂,可以当高层管理人员;干了几十年,成绩卓著的老干部也可能因为一句话没有说好,一个眼神没有打好,而下台或下岗;党员出身、工程师出身可以当干部,三陪女出身、打手出身、文盲出身同样可以当干部;取得重大工作成绩可以提拔,工作成绩一塌糊涂也可以提拔,工作一天的经历同工作10年的经历一视同仁;每一行政层级都有一个提拔的年龄限制,有的59岁面临退休,有的49岁、39岁也面临这辈子走到头的感觉与安排。
现在提干选干,没有工作业绩、群众威信、有无污点等硬指标,也没有党员评议、积极分子审议、群众评判等民主程序,只要主管领导认为可以一切就行了。主要领导即一把手、二把手认为你不行,其他一切业绩、好评、威信都没有用。正因为只要一个人或两个人认为行,就行,任免干部没有外部的或群众评价的制约,这才使得一些人欲当干部,只要搞惦一个人或摆平一个人就可以了。这才出现,只要一个人高兴,不管成千上万人是否满意,是否高兴,只要一个人坚决要干的事,不管其是否冒天下之大不韪,人们都会争先恐后的去干。在干部任免上、干部评议上,今天的普通群众、普通职工、普通农民、学生、教师,说话的机会很少,说了话也没有用。在不少情况下,说话者还会有很大的风险。除非你不计成败利钝矢志告状,除非你不顾一切层层上访,有杨乃武小白菜的顽强,有秦香莲的机遇,你才会在干部监督任免上获得影子一样轻微的影响机会。
任免选拔干部的权力,一旦没有了公共权力委托人(选民或者公众)的影响规制,其自主运行,必然使这一权力的运用偏向干部任用选拔者个人私利的方向。选拔和任用干部多倾向于是否对选拔者有利,而不是考虑是否对事业有利、对广大群众有利,便成为常态。
在史志办工作,主要是做些什么?
主要工作有: 1、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中共党史、地方志工作的方针、政策,制订全市中共地方党史、地方志工作的规划并组织实施。 2、组织编纂和出版中共镇江地方党史、地方志和年鉴,编辑出版有关史志书籍、地情资料和刊物。 3、对辖市(区)、市直各部门史志年鉴编纂工作进行组织协调、业务指导、审稿验收工作。 4、征集、收藏、整理保管党史和地情资料,组织整理旧志。 5、参与组织全市重大纪念活动,运用史志资料和研究成果,面向社会开展宣传教育工作。 6、参与重要革命遗迹和纪念地的调查、认定、预审、建标立碑、宣传利用工作。 7、组织开展史志年鉴理论研究,管理和指导市中共党史学会、方志年鉴学会,评审史志科研成果。 8、承担市委、市政府下达的有关任务,完成上级党史、地方志部门交办的工作事项。 【定义】 史志办是地方史志办公室的简称,是当地党委政府的一个部门,负责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等社情历史编撰工作,出版县志(市志),有些地方,县市区政府一般是史志办与党史研究室(党史办)合署办公,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也有单独设立史志办的。
在史志办工作,主要是做些什么呢?
以南京为例: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要工作职能: 1、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颁布的《地方志工作条例》,制订全市地方志编纂的政策规定及规划,并组织实施。 2、负责《南京通史》《南京市志丛书》的编纂以及对各区、各系统、各部门的专业志的编修、续修的业务指导和协调,组织实施评审、验收各类志稿。 3、指导区志、县志、年鉴及其他地情资料书籍的编纂工作,并对续修和新修的各类志书、年鉴进行评审、验收、协调安排出版。 4、负责《南京年鉴》的编纂出版工作。 5、组织开展地方志理论研究和地方志编纂业务的培训;负责积累、保存、收藏、整理地方志文献,综合开发利用地情资料。 6、承办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 扩展资料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为市政府直属正局级事业单位。 一、内设机构设置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下设秘书处、年鉴处、市志编纂处、地情资料处、编研处及机关党总支。下设信息资料中心,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二、各处职能确定 秘书处:协助办领导处理日常工作;负责文电、秘书、人事、档案、劳资、财务、出版物印刷、保 年鉴处: 负责《南京年鉴》的组稿、编辑、校对、出版等工作;承担市政府网站群建设资料的收集、整理及南京市每月要闻编发工作;指导各区及专业年鉴编纂工作。 市志编纂处:负责《南京市志》《南京简志》《南京通史》编纂出版等工作;协调、指导、审定全市各专业志的编纂工作;指导各区、各部门地方志书及资料长编的编写工作。 地情资料处: 组织开展南京地情调查研究,收集、整理、编写、保存、开发地情资料;负责旧志整理;承担有关全市中心工作、重大活动的宣传和材料编写及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专项任务。 编研处:组织开展市区志鉴理论研究和业务培训工作;负责《南京史志》编辑工作;承担本办有关志鉴书籍采购、交流、发放及书库的管理工作;承担南京市地方志学会日常工作。 机关党总支:负责本办党建、纪检、工会、群团等工作。 南京市方志馆(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负责“南京地方志网站”、“方志南京”官方微博的建设和维护;承担方志馆展览馆、阅览室、资料室的日常管理和对外开放工作;协助做好《南京市志》《南京年鉴》《南京史志》等出版物的美术编辑工作。 参考资料来源:南京地方志-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内设机构及职能 参考资料来源:南京地方志-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要工作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