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为什么被央视点名批评?
相信很多人都非常喜爱看赵本山的短剧,他以前的作品就像是春晚的一个符号,他的短剧每年都是观众们翘首以盼的节目。而这样的一比特喜剧大师为何在近几年都没有什么更好的作品展示出来呢,观众对于赵本山似乎也不再那么期待了。究竟是观众的笑点高了,还是赵本山自己黔驴技穷了。其实原因分析下来,并不复杂,赵本山终究是自己失去了观众。 “小品王”赵本山1974年,年轻的赵本山有了机会进入公社文艺宣传队,之后调入西丰县剧团主演二人转,不到二十岁的他开始了自己的表演生涯。1982年,在辽宁省的一次农村小戏调演上,赵本山凭借自己扎实的基本功和过硬的表演,一举成名。五年后他遇到了自己的一比特搭档:潘长江,两人都是表演天赋绝伦的高手,开始在沈阳开班演出,一年便演了五六百场,最多的时候甚至一天就有四、五场。 到了1990年那一年,改变他人生轨迹的时刻出现了,赵本山在姜昆的推荐下步入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这一来便是二十多年。在春晚的舞台上,赵本山给我们广大的电视观众朋友们奉献了很多经典的短剧作品,光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便有:《红高粱模特队》、《昨天今天明天》、《卖拐》、《卖车》、《功夫》等等……那熟悉的台词,仿佛在我们脑海中已经开始展现。 “封杀”赵本山的原因但从2013年开始,赵本山便再也没有登过春晚的舞台。不得不承认无数观众看春晚,都必须等到赵本山的短剧,否则就会觉得是不完整的。这十多年,数亿的观众喜欢着他的节目。这就是市场需求,是不可忽视的。但是,质疑声和责备也是层出不断。 赵本山敢于挑战央视,其实也是他在春晚上的地位做底牌。面对赵本上的炮轰,央视也只是低调回避,毕竟当年他在春晚上的地位是很难替代的。但是,央视也不得不考虑一些专业人士的评价。但是央视正派地位是不可撼动的,也是需要一直保持的。 那么,如果央视继续的“放纵”赵本山,之后就会有第二个和第三个赵本山,让央视处于尴尬地位。所以“封杀”这杆大旗,也会在适当的时候出现了。 赵本山早就想“离家出走”对于赵本山不再上春晚给出了响应:赵本山年事已高,不想再登上春晚这样压力极大的舞台。不过2014年却发现赵本山出现在其他卫视的春晚,关于年龄大不想参加春晚的话被不攻自破。众所周知,李咏的老婆哈文曾是春晚导演,而作为导演的哈文,肯定会对节目上严格把关。 每一个人的节目哈文都是仔细观看过,才会让节目呈现给观众们,其中赵本山的节目也不例外。当时哈文发现了赵本山节目上有一些纰漏,便与赵本山商量需要改动一下节目里的东西。 其实,赵本山也不止一次表示不想参加春晚了。在2007年春晚后,他就透露过要“离家出走”。他深知春晚现状,也算是告诉你我不想参加很长时间的春晚。其实,就是赵本山告诉大家他不会主动的放弃春晚,但也是冒犯了观众们。他借此机会抨击春晚,其实也是在向春晚告别。
如何评价赵本山?
赵本山红遍千家万户从春晚开始,值得一提《相亲》《卖拐》小品贴近生活,句句是经典。全程高能,输出全靠一张嘴,见证大忽悠的春晚记忆,即使10多年过去了,也让人对赵本山记忆犹新。
《相亲》是赵本山在春晚亮相的第一个小品,也让观众对小品热衷起来。赵本山戴着破帽子,身穿一身灰色中山装,故扮老气横秋,本以为为儿女相亲换来是儿女为长辈们着想,刻意安排了一场老年相亲。
赵本山在台上的功夫确实了得几乎看不出他在台上心虚慌乱不记词,显得特别的悠然自得,表演欲极强。体现了一个老江湖的底蕴。
《卖拐》小品留下了太多流行语,“没事儿走两步,忽悠,要啥自行车啊”。用诙谐幽默开玩笑的方式抖包袱。编剧有技巧,戏剧感极强,以至于有了第二年的续集 《卖车》。
在艺术上赵本山的成就就是小品的开山祖。在为人方面,赵本山非常大方,行侠仗义捐款捐物。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处处为他人着想,其人格魅力受人欣赏和尊敬。个人觉得赵本山非常的棒,是个爷们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