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脑袋木头桩》主要讲的是内容是什么?
《歪脑袋木头桩》主要讲述了一个木头桩的故事。 这本书一共讲了四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非常有意思。歪着脑袋的木头桩本来特别骄傲,认为自己是个了不起的雕像。但是,木头桩却越来越孤单,他希望能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他回想起自已原本也是一棵开过花的小树。 快活的小溪流一路唱着歌儿前进,枯树桩和枯黄的草叫他他不停,乌鸦叫他他不停,泥沙、沉船叫他他也不停,他要去推动水磨、推动水闸、推动轮船,奔向前方。胆子很小的丁丁在热心的小蚂蚁的帮助下展开了一场寻找勇气的历险。 他们一起去搬粮食,一起坐树叶渡河、骑马蜂上山、乘蒲公英过山谷,他们一路上遇见了很多人,经历了很多事,最后丁丁变成了一个勇敢的孩子。活泼可爱的猫姑娘先是和小黑公鸡玩捉迷藏,然后是练习捕捉猎物。虽然失败了很多次,但猫姑娘从不泄气,因为她相信自己一定会越来越熟练的! 作者简介: 严文井,著名儿童文学家、作家。他写的故事活泼生动,深受小朋友的喜爱。严文井的成功和他从小就热爱读书有很大关系。 他小的时候就爱读书,喜欢编故事,还常把自己编的故事讲给其他孩子听。高中二年级时,严文井就开始文学创作。他善于从儿童的视角看世界,严文井曾说过:没有孩子,没有孩子的眼睛和心灵,没有美丽的幻想,没有浪漫精神,则一定不会有童话。
歪脑袋木头桩主要讲的是内容是什么
主要内容是讲这个歪脑袋的木头桩看不起周围的小草,一直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对待身边的小草,导致它一直孤单寂寞没有任何一个朋友。 为什么会有这本故事书呢,我认为编写这个故事的人希望大家不要向歪脑袋木头桩学习,不管自己的外形条件如何,或者其它方面的条件如何,都是不能嘲笑别人,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优缺点的。 也许自己的缺点恰好是别人的优点,所以没有必要为了自己的一点点优点而去看不起任何人,这样对于自己来说没有任何好处,最终只会落得没有任何朋友的下场,人无完人。 这本书一共讲了四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非常有意思。 歪着脑袋的木头桩本来特别骄傲,认为自己是个了不起的雕像。但是,木头桩却越来越孤单,他希望能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他回想起自已原本也是一棵开过花的小树。 快活的小溪流一路唱着歌儿前进,枯树桩和枯黄的草叫他他不停,乌鸦叫他他不停,泥沙、沉船叫他他也不停,他要去推动水磨、推动水闸、推动轮船,奔向前方。 胆子很小的丁丁在热心的小蚂蚁的帮助下展开了一场寻找勇气的历险。他们一起去搬粮食,一起坐树叶渡河、骑马蜂上山、乘蒲公英过山谷,他们一路上遇见了很多人,经历了很多事,最后丁丁变成了一个勇敢的孩子。 活泼可爱的猫姑娘先是和小黑公鸡玩捉迷藏,然后是练习捕捉猎物。虽然失败了很多次,但猫姑娘从不泄气,因为她相信自己一定会越来越熟练的! 自从寓言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就显出别具一格的文学意味。著名的“和氏献璧”故事,曲折感人;“造父御马”则描绘出造父是专政制度最佳辩护的人物形象。 “郑袖劓美人鼻”,写出郑袖工于心计,巧言令色,口蜜腹剑,手段毒辣,故事情节曲折,宛如一篇短篇小说,而且人物形象鲜明。 引公木先生的话说:“韩非子寓言故事集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就是比较全面而系统的反映了韩非子的历史观、社会观、文艺观以及方法论和认识论,可以说,读韩非子寓言故事,几乎等于读了一部法家思想辑要。 丰富的寓言故事成为说理散文的闪光点,也是先秦诸子寓言故事之大成。 寓言故事的寓意是寓言创作的灵魂,就好似人类必须要有思维一样重要。在寓言创作中寓意是一根看不见的线,大多数时候,这根线并不会直接在文字中体现。但是,好的寓言的寓意,会随着读者的阅读进程而逐渐明晰。这是寓言独立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魅力所在。 如古代作品《东施效颦》就很有代表性,他的寓意并未直接体现在文字中,但是读过的读者大都体会到东施效颦、欲盖弥彰的效果。而我们小朋友写寓言可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讲一些浅显的生活道理。 例如:教育大家要尊老爱小、热爱劳动、不讲谎话等道理,也可以通过寓言给大家讲一些生活常识,教会大家遵守交通法则,正确使用水、电等。
其他人对严文井的评价?
严文井先生没有上过大学,却是一位著名的作家,1953年起先后担任《人民文学》主编、作家出版社和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其中的奥秘就是他长期坚持自学。他在《谈读书》一文中说:“当我明白了自己读书非常少的时候,我就产生了求学的强烈愿望。当我知道了世界上书籍数目如何庞大的时候,我又产生了分辨好坏、选择好书的愿望。”(原载1983年1月13日《语文报》第31号)他越学越不满足,并把不满足作为继续学习的推动力。他还告诫广大中学生,不要满足于课本,因为教科书不过是古往今来的各种书籍当中的一小部分,不能被它们捆住手脚。他说,书籍对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即使你没有上过任何学校,只要你愿意去求教,它们都不会拒绝。
严文井先生强调要注意培养观察能力。当有人问他对动物的研究与童话创作的关系时,他说,他从小就对动物感兴趣。童话作家一定要把动物当作角色的话,应该喜欢动物,观察动物。他的同院邻居养了一只猴子,他每天仔细观察它的表情,听它的声音,发现人类的许多行为来源于猴子,猴子也会笑,会哭,会骂人,会记恨,会捣乱。与其说他是在研究动物,不如说他是在研究人的行为、心理和感情。当有人问严文井先生在《唐小西在下次开船港》中写唐小西的影子的用意时,他说:“我的确想惩罚唐小西一下。……影子令唐小西感到有些讨厌。写完了以后我才觉得这个影子也可以讲是一种不好的‘影响’,更重要的他也是一个‘人物’。”这个人物,是严文井长期观察、分析一个小孩,抓住贪玩是他形影不离的东西,才塑造了“影子”这个“人物”。
严文井先生认为,学习语文要锻炼思维能力和恰当表达的能力,不要死记硬背哪部书的作者是谁,死记语法等语文知识,这些知识可以查阅工具书。他不仅这样说,还为我们作出了榜样。他曾到过许多地方、许多单位,多次回答记者、编者的提问,而且对答如流。例如他回答《花地》编者问,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①我最珍贵的品德:敢于面对现实,承认事实。②我最厌恶的是:伪善。③我对幸福的理解:一个一个疑问相继得到解答。④我对不幸的理解:以谬误为真理。⑤我的座右铭:尽力认识各种局限性。⑥我最喜爱的事:修改自己没写好的文章。⑦我的主要特点:不要人的怜悯,不指望上帝赐给好运气。⑧我写作之余的爱好:听音乐。⑨我喜爱的诗人:李白。我喜爱的散文家:鲁迅。我喜爱的小说家:契诃夫。我对文学的追求:反对成见与偏见,尽可能地跟说谎、废话唱反调。我写作的习惯:与疲乏搏斗,浪费许多稿纸。我对文学青年的期望:不崇拜权威,不走捷径,不怕寂寞,不急于成名。有了稿费要领取,但不能把作品当商品。”(《严文井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7月第1版,第179页~180页)。我们在拜访严文井先生时,他还没有搬进新的楼房,他在陈旧的平房里多次接待外宾。当外宾问他,老舍写的《骆驼祥子》里的那些低矮破旧的平房在北京还有吗?他说:解放以后,北京市建起了不少高楼大厦,改造了不少危房。当年祥子住的那样的平房不多了,寒舍就是其中的一处。严先生回答十分得体,不亢不卑,既反映了解放后的变化,又说明了还不能全部改变。当我们问他,许多作家都早已住进宽敞漂亮的楼房,您为什么还没有搬进新居?他幽默地说,谁让我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领导呢?他的回答表明了他的高风亮节。
严文井说,他从小就喜欢写作,17岁就开始发表文章,沈从文告诉他文章“应该自己多修改”,此后他就在不断修改中写作,养成了反复修改自己作品的习惯。他的写作动机主要是想恰当地表达出自己真正感受到的和真正意识到的东西。他创作童话、寓言、散文等文学作品,不喜欢雷同,并不断追求新的立意、新的结构、新的语言、新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