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恶的距离
我想我是个懦夫,不对,就是懦夫!
我出生在R市,成长于R市,成人后离开R市,却再也没有想过回到R市。人说落叶要归根,我却只想做漂流的浮萍。曾有人问我,为什么不回R市,我最近的回答是“孤单”。那是我迄今为止想到的最好的答案,算是敷衍吧,我一直害怕把我心里的话说出来,不回R市,是因为恐惧,源于人的恶。
我一直以为只要与人为善便能远离恶。其实我一直没有逃离过恶。我在R市接受到的恶缠绕了我整整二十年。人言可畏,说的人无心,但听的人是真寒了心。没有发生的事,被人编排的除了呕心还是呕心,像个烙印,变成了耻。我不知道当初说这话的人是什么心态,反正说这话的人不敢把话当我面说,只能在背后编排你。可笑的是,你最信任的人也相信了这话。你可知道,最信任你的人带着犹疑的表情问你的时候你的心里该多难过,但好像任何的解释都于事无补,干脆不解释。你只能说是你自己活该。这是人性的恶。
我从不轻易告诉别人我是R市的人。不是我不爱自己的家乡,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家乡再怎样,她也抚育我长大。漂泊在外的游子是很爱自己的家乡的,总想把家乡的好好好宣传。是我接受不了人性的恶。但是一锅粥里总有老鼠屎,有些人会说一些负面的话,特别是对于我们R市的女人。那话很呕心,而且说这话的人不知道想表达什么,像“炫耀”似的,非要陌生人们知道什么,一个劲的“丑化”我们R市的女人。我可以说,如果陌生人们遇见了这种故意丑化R市女人的“老鼠屎”,都对R市女人有保留意见,态度反正好不到哪去。
今天聊天,聊到了男女。当然,聊到了R市的女人。果然,我从对方的口里听到了很不好的信息,而这个信息就是R市的男人说的,我称之为“贱男人,废物。”她跟我说的时候,我首先表态我是R市的人。然后我也提出了个疑问:“为什么传播这种很负面的很不好信息的都是当地人呢?还有,这种情况哪里都有,不能单单指R市。”她也说是。我说这其实就是教育问题,他说这话的时候应该是眉飞色舞的吧。这种男人不用说了,又挫又穷,渣男,废物。我是稍带着情绪说这话的,但是相当克制。我比较想知道的是,这个男人知道他在作恶不,他以为只是简单的几句话,却令R市女人受辱。这其中包括他的妈妈。真的,我就是没遇上这种人,要不然我会果断扇他几巴掌。让他知道他在作恶。
你以为杀人放火才是作恶,不是的,我们与恶的距离可以很远,也可以很近。有时候你做了恶,你却不知道你在作恶。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你的话没有用好,也会成为杀人无形的利器。
我放不下他们的恶,我无法面对他们的恶,很多事情我都忘记,单单那件事让我畏惧痛苦。我阻止不了恶,但我可以远离恶。
我们与恶的距离
推荐一部台湾电视剧《我们与恶的距离》,共十集,该部电视剧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了一个无差别杀人犯在电影院随机枪杀了九个观影人员之后所发生事情。案件发生后媒体,受害人,杀人犯家属,律师等人所面临的系列问题,深挖了人性的善于恶。
整部剧里面没有绝对的好人与坏人,每个人都很艰难的活着。同时也反映了精神病人所面临的社会歧视以及生存现状。没有超级玛丽苏,也没有各种煽情,很真实的反映了人性。
每个人都是带着伤生活的,我们都是破碎的,不完整的。剧里的精分患者应思聪,童年被母亲遗弃,成年后经历了女友去世,工作受挫等一系列的伤害,最终思觉失调。即使如王律师那般正义的,充满爱与宽容的人也是,他致力于为这些死刑犯辩护,挖掘他们背后的动机,很大原因是因为他童年的经历,也曾差一点落入深渊,差点走上杀人犯罪的道路。他也是带着自己的创伤在他的工作中。
受害人宋乔平的儿子在那起枪击案中身亡,她是一个受害人的母亲,她一直走不出这件事带来的创伤,十分自责。为了掩藏内心的创伤,变得暴躁易怒,导致和家人同事的关系都很紧张。她的暴躁易怒,让她女儿认为母亲只爱去世的哥哥,不爱自己,导致在学校早恋等一些列的问题。宋乔平是受害者,同时她也是一个加害人,她跟拍了杀人犯的家属,曝光了他们的住处,导致他们受到围攻。所以这种善与恶的转换往往就在瞬间。
杀人犯的妹妹,是个善良可爱的女孩,但很多次被媒体曝光,受到围攻的时候,都能够看到她眼里的愤怒,只需要一点点的冲动,都是极有可能发生报复社会的行为,但是她没有,善和恶之间只有一步之遥,她选择了善。善于恶的能力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你必须了解自己也有可能有邪恶的能力,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往善的方向走。
剧里最终没有说明杀人犯李晓明的杀人动机,个人猜测大概他一直在生活里都是被人看不到的,父母忙于经营面馆,无暇顾及他,所以他一直希望做一件很轰动的事情让所有人都注意到他。当然,这只是单一的片面猜测,实际上原因应该这个复杂很多很多,但是无从知晓。
这部剧并没有回避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问题,比如社会大众对于精神病患者的有色眼镜,这些人回到社会上面临的问题,比如拷问了媒体人的良知,比如法制对于死刑犯的人权保护,还有舆论导向对于法官审理案件的影响,当然这里并没有深入,只是点到即止。
重点在于人性的挖掘,光这一点上就很值得一看。我们小时候接受了很多非黑即白的价值观,长大以后才明白,生活不是想象的那样,人性也不是。我们常常只是看到了一小部分,然后就简单粗暴的贴标签,这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当我们真正的了解一个人的时候,知道他所经历的一切,或许更能够同理对方的心情,并包容。
戴维·奥斯伯格说:“没有任何一个想法是没有缺点的,也没有任何一个行动是没有错误的,所有我们所做的事都是有限而可能出错的,这就是人性,我们因宽恕而得到救赎。”
剧里的每个人都在面临着人生的难题,没有谁活得轻松。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我们要珍惜那些在至暗时刻帮助过你,留在你身边的人。
生命中很多难题,当我们真正的鼓足勇气去面对的时候,一切都会迎刃而解,当李大芝和他的父母不再躲避,站出来面对受害者家属,面对媒体的时候。当宋乔平不想再沉浸在失去孩子的仇恨中,不再想一直当受害者家属的时候,一切逐渐好转了起来。逃避往往会让伤痛加剧,正面那些伤害,会更快愈合。
每一个人都有其破碎的地方:伤害、痛楚、悲痛、伤口、无法满足的渴望、痛苦的失落。我们不需要害怕或掩饰伤疤,这些仅仅只是我们充实地、主动地、敞开地生活是所留下的伤疤。最深的伤疤,常是我们最大力量的来源。问问自己,什么是我最深的伤疤?什么是我始终感到痛的地方?我们用这个痛来自我成长、改变,变得更坚强、更能接纳、更能忍耐、更能爱的人。
众生皆有病,路过人世间,一切都有期限,都会过去,都会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