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设备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动力设备网 > 知识库 > 正文
事实上没有人能逃脱轮回,佛陀只是找到了面对轮回的方法而已,这样理解可否?
事实上没有人能逃脱轮回,佛陀只是找到了面对轮回的方法而已,这样理解可否?
提示:

事实上没有人能逃脱轮回,佛陀只是找到了面对轮回的方法而已,这样理解可否?

可以通过修行脱离六道轮回。佛陀找到的是通过修行脱离六道轮回的方法。从无始际以来,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此有轮回。我们生死轮回就是淫欲心的问题,那我们就抓住这个淫欲心,就和它拼,把它拼倒了,把它断了,那你一定会证果的,证阿罗汉。淫欲心断了就可以证阿罗汉,一定证罗汉果。 第一个是从食物上 不让它在食物上产生生理的冲动,不让你产生生理冲动,不吃好的,吃清淡的食物,不引起刺激的食物,不让它起淫欲心,所以这个食物是很重要的。你看在社会上有很多东西,像葱、韭、薤、蒜这些东西都会引起冲动,那个肉类更会引起冲动。所以在饮食上我们都要尽量克服。这个食物是断淫欲心最好的一个办法了,最直接的办法。 我曾经问过一个出家人,我说:“现在外面的同性恋这么多,怎么来分辨他有没有这种行为?”因为我没有这方面的了解,也不会观察这些事情。他这个答法不一定正确,但有一定道理,他说:“你看吃三顿饭的就是了。”后来我琢磨琢磨,也有道理,因为这个食物产生的冲动,有些人难逃这一关。 所以在佛教里,佛告诉我们,绝对不允许过午再食,绝对不允许。一直到第二天天亮才叫食时,而最根本的是日中一食。日中一食为什么是根本?因为它能得道,而超越这个限度你是得不了道的。佛把这个问题看得太清楚、太明白了,所以过午不食没有开缘,这条是死戒。你采取什么办法也不好使,没有开缘。说:“我没吃上饭,能不能吃点饼干?”什么也不行。有病怎么办?有病就弄点米汤给你,只能喝点非时浆,再不允许你开缘,你想吃饭,没门!这是一条死戒。 佛为什么定得这么死?就是因为它的害处太大。你想得道,要是不持这条戒,不可能的事情。有的人说:吃三顿饭也有修成的。佛都说这个东西障道,不允许的,你说能开缘,还说能修成,咱就不知道你怎么回事了,咱不好说。有的人说:“我吃三顿饭照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是真去假去,咱就不知道了,你生几品咱也不知道,没法说。但是违反佛的戒律是不能成佛道的。 淫欲心和食物有绝对的关系。过去有个出家人就是身体虚、老有病,后来补充了很多的药物,营养药给开了很多,结果淫欲心起来了,最后罢道,不能修了。什么原因?你药物用多了,过多的贪图营养,同样也会影响这个心理活动,最后引起了这个淫欲心。这都属于食一类的,就这么厉害。药都不能随便乱吃的,你别觉得是药物,“我用点没事,这是营养药,是补肾的、补心的。”你觉得什么都可以用,用不好了就会引起那些事。 我们吃得清淡一些,好像是吃亏了,甚至身体软弱一些,但是淫欲心能控制住。你吃得肥头大耳的,恐怕是个毛病。所以说,过去修道的都是清淡,清瘦清瘦的。你看原先那个能运老和尚,小腿就一层皮,一点骨头。一天,我一看他小腿,连找点肉都找不着,除了那点血管在皮里面,就一层皮。都是那么修道的,哪有这么贪的?长得胖胖的,走路肚子挺大,晃晃的,那就完了。不是爱睡觉就是贪恋食物这些东西,将来你那个淫欲肯定是控制不了的。所以说我们一定要控制,淫欲要是断了,一定会证果的,证阿罗汉的。我们就跟它拼! 睡觉也是这样,十点钟睡觉。 为什么要大家那么困才睡觉,干吗不早点睡呢,解除点疲劳,白天打坐是不是可以少困一点?那不行的。晚上最容易造成欲漏,因为晚上这一段,大家都养成了一种习惯,这时候喜欢睡觉。睡觉的时候养成一种习惯,就是做梦,你各种的生活习气都在这里。所以睡四个小时就起来,一觉起来,不再贪恋第二觉,这样的话能断淫欲。这是很好的一个办法,是佛所定的,那不是我们定的。恭录于上妙下祥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事实上没有人能逃脱轮回,佛陀只是找到了面对轮回的方法?
提示:

事实上没有人能逃脱轮回,佛陀只是找到了面对轮回的方法?

可以通过修行脱离六道轮回。佛陀找到的是通过修行脱离六道轮回的方法。从无始际以来,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此有轮回。我们生死轮回就是淫欲心的问题,那我们就抓住这个淫欲心,就和它拼,把它拼倒了,把它断了,那你一定会证果的,证阿罗汉。淫欲心断了就可以证阿罗汉,一定证罗汉果。 第一个是从食物上 不让它在食物上产生生理的冲动,不让你产生生理冲动,不吃好的,吃清淡的食物,不引起刺激的食物,不让它起淫欲心,所以这个食物是很重要的。你看在社会上有很多东西,像葱、韭、薤、蒜这些东西都会引起冲动,那个肉类更会引起冲动。所以在饮食上我们都要尽量克服。这个食物是断淫欲心最好的一个办法了,最直接的办法。 我曾经问过一个出家人,我说:“现在外面的同性恋这么多,怎么来分辨他有没有这种行为?”因为我没有这方面的了解,也不会观察这些事情。他这个答法不一定正确,但有一定道理,他说:“你看吃三顿饭的就是了。”后来我琢磨琢磨,也有道理,因为这个食物产生的冲动,有些人难逃这一关。 所以在佛教里,佛告诉我们,绝对不允许过午再食,绝对不允许。一直到第二天天亮才叫食时,而最根本的是日中一食。日中一食为什么是根本?因为它能得道,而超越这个限度你是得不了道的。佛把这个问题看得太清楚、太明白了,所以过午不食没有开缘,这条是死戒。你采取什么办法也不好使,没有开缘。说:“我没吃上饭,能不能吃点饼干?”什么也不行。有病怎么办?有病就弄点米汤给你,只能喝点非时浆,再不允许你开缘,你想吃饭,没门!这是一条死戒。 佛为什么定得这么死?就是因为它的害处太大。你想得道,要是不持这条戒,不可能的事情。有的人说:吃三顿饭也有修成的。佛都说这个东西障道,不允许的,你说能开缘,还说能修成,咱就不知道你怎么回事了,咱不好说。有的人说:“我吃三顿饭照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是真去假去,咱就不知道了,你生几品咱也不知道,没法说。但是违反佛的戒律是不能成佛道的。 淫欲心和食物有绝对的关系。过去有个出家人就是身体虚、老有病,后来补充了很多的药物,营养药给开了很多,结果淫欲心起来了,最后罢道,不能修了。什么原因?你药物用多了,过多的贪图营养,同样也会影响这个心理活动,最后引起了这个淫欲心。这都属于食一类的,就这么厉害。药都不能随便乱吃的,你别觉得是药物,“我用点没事,这是营养药,是补肾的、补心的。”你觉得什么都可以用,用不好了就会引起那些事。 我们吃得清淡一些,好像是吃亏了,甚至身体软弱一些,但是淫欲心能控制住。你吃得肥头大耳的,恐怕是个毛病。所以说,过去修道的都是清淡,清瘦清瘦的。你看原先那个能运老和尚,小腿就一层皮,一点骨头。一天,我一看他小腿,连找点肉都找不着,除了那点血管在皮里面,就一层皮。都是那么修道的,哪有这么贪的?长得胖胖的,走路肚子挺大,晃晃的,那就完了。不是爱睡觉就是贪恋食物这些东西,将来你那个淫欲肯定是控制不了的。所以说我们一定要控制,淫欲要是断了,一定会证果的,证阿罗汉的。我们就跟它拼! 睡觉也是这样,十点钟睡觉。 为什么要大家那么困才睡觉,干吗不早点睡呢,解除点疲劳,白天打坐是不是可以少困一点?那不行的。晚上最容易造成欲漏,因为晚上这一段,大家都养成了一种习惯,这时候喜欢睡觉。睡觉的时候养成一种习惯,就是做梦,你各种的生活习气都在这里。所以睡四个小时就起来,一觉起来,不再贪恋第二觉,这样的话能断淫欲。这是很好的一个办法,是佛所定的,那不是我们定的。恭录于上妙下祥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怎么坐禅
提示:

怎么坐禅

坐禅,就像熬米粥,你得慢慢烧火添柴,慢慢熬粥。千万不能火大,也不能火小。火大粥会熬焦,火小粥熬不烂。保持中火慢熬,才能熬出香烹烹的米粥来。而这个保持中火慢熬的“度”就必须要根据米粥的特性去熬。这一点是熬粥人都应该知道的“秘方”。坐禅也是同样的道理:意识时常散乱游弋于外界而被内在杂想牵引的到处乱跑,自然人很难坐下去,也坐不好禅坐,更谈不上入定。这就好象熬粥的火太大了,粥就熬焦了,吃起来肯定不舒服。因此,坐禅的人必须善调自己的意识处于长久平稳,长久柔和。这个善调的“心”就是我们坐禅人都懂得的“清净意念”。意念的清净恒常,是牵扯到意识是否长久平稳和明晰的关键,是将来能否入定的关键。这一点是坐禅人都应该知道的“秘方”。这就象熬粥熬的好不好,香不香,关键就在于把握火候的“度”要掌握的恰倒好处。当然了,坐禅时意识过于松弛和柔软,容易产生困乏和昏沉,更是无法坐好禅坐的,更谈不上入定。这就好比熬粥的火候过于弱小,粥则很难熬稀熬烂,吃起来肯定也不怎么舒适。因此,坐禅如熬粥,意识不能过于散乱也不能过于太松弛。意念不能过于敏感与所专注的对象,也不能过于松懈于所观察的心念。一定要掌握好意念清净的“恒常觉力”才是非常关键的。什么又是“恒常觉力”呢?这是坐禅人乃至大禅师甚至大成就者都必须明白的禅定灵魂。恒常觉力,就是清净的意念在禅师处于长久安然的状态中所培养出来的坚固、明净、透亮、空寂的本觉之力。这个“力”,也就是靠这个“力”才能发散一切能量(智慧心的起用)顺利进入大定以至到达涅槃。因此,诸多大禅师宁可花费大量时间修初止境而不断打磨这个“力”直到工夫娴熟,能够于上坐在清醒状态就可以直接进入超觉状态(入定)。然后,再由超觉状态又直接回到清醒状态。这个过程可以说仅仅在一念间,就越过了昏沉定状态、冥梦境状态、深睡空性状态。也只有靠这个“力”,禅师才了悟到真正的定,是没有出入、来去、始终、内外的。也就是当下(当念)就是。容不得你半点的思维,只要一动妄心,就不是真正的禅定了。

我们现在开始熬米粥,如同开始坐禅。坐禅,只是修行的一种方式。也只是初级调心的一种功能。就象我们刚开始熬粥。粥的种类很多,熬的方式也非常繁多,但都需要“火”来熬。这就如同坐禅只是一种调心方式,但无论你先调任何气、脉、息、明点。都不能离开心,都要为本心扫除阻挡,才能顺利进入禅定。

粥米熬香不香,理应具备四种条件:

1、米的质量要好;

2、熬米的水要好;

3、火候要适中;

4、熬粥罐罐最好是陶土材料;

坐禅坐的好不好,理应具备四种条件:

1、意识要长久保持在平和、明晰、稳当状态;

2、意念要时常处于坚固、明净、专注、空寂状态;

3、色身与意识不可相互抵触,要保持融空状态;

4、内在气、脉、息、明点要与心性融成一片;

我们再继续熬粥,因为粥要马上下锅了。米的质量没问题的情况下,一定要按照比例下锅。一般情况是1:2的比例。也就是1斤米2升水是就可以了。说的更简单些就是只要水能淹过米三个手指节就可以了。这就如同坐禅。上坐坐好禅定坐姿后,就一定要遵循:端身正意。

端身的作用有:

1、清净自己过去的行为,语言之污垢。于上坐后不再“泛滥”;

2、便于正身后气顺行、脉通净、息正宁、明点聚散空净。

正意的作用有:

1、不思现在、过去、未来;

2、念念清净无住;

3、保持中观状态(似见非见,似观非观)。也就是“寂照双融空净法”。

我们再继续熬粥,因为粥已经下锅后,盖上盖子,就马上要用火熬了。现在熬粥是用煲插上电源或把熬粥的小锅放置在燃具上熬。不管用什么样的熬粥工具,都需要“热源”的。同样的道理,上坐后的一切准备姿势和心理都准备好了后,就开始进入初止境禅定了。说的再简单些就是开始进入禅坐状态,理应遵循“端身正意”的宗旨。就这样暂时先进入禅坐。当然,坐禅时间越长,色身与心念就越开始浮动和紊乱。这当然是好事情了,也正是坐禅人作功夫的时候了。这就好象添火熬粥时,当粥已经沸腾后,就需要赶紧掌握火候处于中火慢熬的状态是一样的。

在熬粥的过程中,最容易出现四种影响粥质量的现象:

1、虽然知道是保持中火熬粥,可就是无法掌握火候始终是处在哪种状态才属

于中火熬粥的标准。

2、当粥偶尔溢出来的时候,该如何处理?

3、当发现粥开始粘稠的时候,该怎么处理?

4、当发现粥开始凝结时,该怎样处理?

同样的道理,在坐禅过程中,也最容易出现四种影响坐禅质量的现象:

1、当坐着坐着,意识开始“胡思乱想”的时候,该怎样处理?

2、色身出现疼、麻、酸、摇晃等生理现象时,该怎么处理?

3、心识开始出现浮躁、恍惚、急噪、懈怠、困乏、焦虑时,该怎么处理?

4、意念总是不能专注下来或意识刚处于宁静时,外界一打扰就又开始骚动了。

熬粥最好的火候,是要看粥滚烫时,所产生运动出现气泡时的频率是否均匀而柔和来定。能够平稳柔和地相续起泡,就是最好的状态。也自然是火候最佳的状态了。如果粥偶而溢出来,要用勺子不断搅动,使其内在聚集的热量得到散失,自然就不再出溢来了,但要掌握好火候。发现粥粘稠说明你没有时常搅动粥,粥就会在热能的起用下,开始分解出淀粉,而淀粉当中的支链淀粉是具备粘稠性的。所以,当发现粥变得粘稠时,就要不断用勺子搅动。粥如果出现凝结,说明热量不均匀造成的,理应加少量的水进行分解,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了。同样的道理,坐禅人一旦在坐禅中出现意识胡思乱想时,就理应睁开眼睛,做深呼吸运动并善调气、调息。尽量用这些动作分散意识的散乱性,使意识处于重新调整的状态。

意识出现“胡思乱想”,理应睁开眼睛,用以下方法对治:

1、九净呼吸法;

2、呼吸四合法;

3、扭息牵引法;

4、高抛惊醒法;

色身出现某些不良状态,只要不是因为自身病变带来的,则用以下方法进行对治:

1、揉捏法;

2、融痛法;

3、观空法;

4、疏导法;

5、忍行法;

6、分解法;

心识出现的不良反映,理应用以下方法对治:

1、咒明点法;

2、风明点法;

3、观无常;

4、观因缘;

5、反忏法;

6、苦空想;

7、纵念法;

8、止观法;

9、切念法;

10、心不动念法;

11、中道观;

12、引息观;

13、反幻观;

14、定息法;

意识处于不能相续恒常宁静状态时,时常被外界所打扰而无法入定,理应用以下方法对治:

1、反观法;

2、自性闻;

3、不动念;

为何坐禅?
提示:

为何坐禅?

分类: 社会/文化 >> 宗教
问题描述:

我在看道德经的解释,里面有这么一段话:如果要像以上这些多余的做作 倒不如守住中和之道 譬如说一 眼睛如果不多看 魂气就隐藏在肝脏二 鼻子如果不多嗅 魄气就隐藏在肺脏三 嘴巴如果不多说 神气就隐藏在心脏四 耳朵如果不多听 精气就隐藏在肾脏五 身体如果不多动 意气就隐藏在脾脏以上这五种神气 如果能够守中 身体中的五气自然归于本位 浊精自然化为元气 元气自然化为神气 神气自然归于虚无之中 这就是修身的要诀 性命的关键 学道之人不可不知呀看完让我想到了坐禅,也许坐禅是要达到这样一种无为超脱的境界。但是我不明白要无为的话干脆躺在床上什么都不听不看不动不就行了?为何还要做这么一个标准又辛苦的坐禅动作呢?不解。

解析:

坐禅,双腿盘住,血液自然在上身循行,大脑和内脏能得到更多营养,有助于保养内脏和智能开发,当然对双腿是不利的,望初学者,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宋代陈传,有一套睡功,据说陈传一“睡”就是三个月,甚至三年,现在庙宇中所供陈传像也是卧着的。有为法只是通向无为境界的钥匙,无论坐,卧,行,还是日常生活,如果能保持心灵的宁静,才是真正意义的坐禅,。无为是一种超脱的境界,并非是形体的无为。道可证,不可传,证道之后,并非得道,而是忘道,忘掉天下,忘掉万物,忘掉自己,这才是真正意义的无为!

佛教怎样解释宇宙万物和人类起源,怎样解
提示:

佛教怎样解释宇宙万物和人类起源,怎样解

佛陀对人类来龙去脉的惊世预言


1。人类的起源



《起世经》最后一品是《最胜品》,又称《天地成品》,精彩的描述了人类的由来。

佛教认为,人类最初是从光音天来的。因他们一念贪心起,品尝了地球上的“地肥”,身体中地大的成分增加,因贪吃过甚,结果身体沉重得无法飞翔,只好在地球上居住下来,即成为人类的祖先。这就是佛教中关于人类的起源。

在《世纪经》中,佛陀首先说明光音天上的生命状况:“诸比丘,世间转已,如是成时,诸众生等,多得生于光音天上,是诸众生,生彼天时,身心欢愉,喜悦为食,自然光明,又有神通,乘空而行,得最胜色,年寿长远,安乐而往。”

接着说明地球形成之后,空无一物,光音天人开始下凡到地球的状况:“诸比丘,尔时世间转坏已成,空无有物,诸梵宫中,未有众生。光音天上,福业尽者,乃复下生梵宫殿中,不从胎生,忽然化出,此初梵天名娑诃波帝。”

娑诃波帝即为“世界主”,意为地球第一人,他不是从母胎降生,而是因缘聚合,变化而降生。尔后下凡到地球的光音天人更多了:“尔时,复有诸余众生,福寿尽者,从光音天,舍身命已,安于此生,身形端正,喜悦住持,以为饮食,自然光明,有神通力,腾空而行,身色最胜,即于其间,长久住持,彼诸众生于是住时。无有男女。无有良贱。唯有此名。名曰众生众生也。”

这些降生地球的天人,身材高大,相貌端正,身体焕发出自然夺目的光明,不须吃食即能维持生命,其生命的能源来自自生的喜悦。因有神通力,他们不需要宇宙飞船就能自在飞行,并且寿命长久。这些从天而降的人,没有男女性别的差异,也没有种族、贵贱、贫富之分,人人平等,名为众生。当时的社会,犹如后世所寻求、企盼的共产主义的大同世界。

不过,好景不长。不久,地球上长出“地肥”,从此改变了早期地球人的一切: “此大地上出生地肥,周遍凝住,譬如有人熟煎乳汁,其上便有薄膜停住,亦如水膜,停住水上,如是如是。复于后时,此大地上所生地肥,凝然停住,渐如钻酪,成就生酥,有如是等形色相貌,其味甘美,犹如上蜜。”“尔时众生其中忽有性贪嗜者,作如是念:我今亦可以指取此,试复尝之,令我得知,此是何物?”

“时彼众生作是念已,即以其指深齐一节,沾取地味,吮而尝之,尝已意喜。如是一沾一吮,乃至再三,即生贪者,次以手抄,渐渐手掬,后遂多掬,恣意食之。”“时彼众生,如是抄掬,恣意食时,复有无量其余诸人,见彼众生如是食噉,亦即相学,竞取而食。”“诸比丘,彼诸众生,取此地味,食之不已,其身自然渐渐涩恶,皮肤变厚,颜色暗浊,形貌致异,无复光明,亦更不能飞腾虚空,以地肥故,神通灭没。”

以上引述描写地球形成之初,尚无生物。最早的地球生命是从光音天下来的,当时他们有神通,可是当吃了地上的物质之后,便整个改变,神通消失,变成难看的原始地球人。天人本来具有的与神沟通的能力,后因食用地肥之故,此能力渐渐消失,成为不能飞腾虚空的上古原始地球人。

在《天地成品》最后,也就是《起世经》最后,佛陀用很大篇幅细说地球人演化的经过:“诸比丘,劫初众生,食地味时,多所资益,久住于世。而彼诸人,若多食者,颜色即劣;若少食者,光明便胜。……地味便没,续生地皮,色味具足…… 彼诸众生,皆共聚集……食于地皮,亦久住世,多食色粗,少食形胜……地皮复没,便生林蔓,形色成就,香味具足……割之汁流,犹如淳蜜……林蔓已没,有粳米出,不耕不种,自然而生,无芒无桧,米粒清净,香味具足。”

以上详述地球表面的变化,以及地球人吃食的演化。但在吃了粳米之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地球人知“爱欲”。

这种与西方《圣经》中描述亚当、夏娃吃了苹果之后,知男女之别一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彼时众生,食是米已,身分即有脂髓皮肉筋骨浓血泉脉流皮,及男女根相貌彰显,根相既生,染心即起,以有染故,数相视瞻,既数相看,遂生爱欲,以爱欲故,便于屏处,行非梵行不净欲法(男女之欲)。”

这一段很详细的点出食用粳米之前及之后的差异。在食粳米之前,甚至食地味之前,从光音天来的生命,可以飞翔在地球上空,那是上古人类仍具有超能力的时代,而且生命的能量场仍较高。之后地球人随年代随饮食而退化,到吃了粳米之后,进入了有男女之别的时代,身体更有了皮肉筋骨,退化到只能行走地面上。更麻烦的是,犹如夏娃与亚当受蛇的影响吃了“果”一样,进食后,光音天人不仅有了男女不同的身体,并且有了男女情欲。他们彼此观看后,便有人心生爱欲,并到屏静无人处,行男女之欲。由此产生了人类的最大堕落。

但在当时而言,行男女之欲的仅是一部分人,而许多人由于天人的高尚清净的习气尚存,还不能接受这种堕落行为,不禁纷纷指责这些偷吃禁果的“先驱者”。这时行欲之人(男)心生惭愧,便得“波帝”之名。“波帝”是堕落之义,堕即成丈夫、夫主。

其后,同行欲者之妇人送饭食来,以共进食,而诸波帝(丈夫)以堕于诸恶法之故,羞恼不快,见彼妇人,即言:“汝有堕也!汝有堕也!”遂立名为‘婆梨耶’。婆梨耶,乃“饭食”之意,即是“妇”之意。这时,人类第一次产生了“夫妻”称谓。

如《起世经卷第十》云:“诸余众生,未行此者,见已告言:咄!汝众生所作甚恶,云何如此?时彼众生,即生惭愧,堕在不善诸恶法中。便得如是波帝 (丈夫)名字。时彼众生,以堕如是诸恶法故。同行欲者(行欲之女人)将饭食来,共饷遗之。语彼女言:汝有堕也!汝有堕也!因此,立名为婆梨耶(妇)。”

尚未行男女之欲的优秀人类,为阻止此类行为发生,决定将堕落男女驱赶出击,被驱赶者开始试图返回,但均被拒绝。后来,被驱赶者便干脆建立了家庭,人类的婚姻家庭和私有制由此产生。

如同经云:“先旧下生诸胜人等,见于世间夫妻事出,心生恶贱,左手捉取,右手推之,令离其处。时彼夫妻,或复二月,或复三月,去已还来。即以杖木土块、瓦石而打掷之,作如是言:汝善隐藏!汝善隐藏!是故今者诸女嫁时,或掷诸花,或掷金银衣服罗阇(罗阇梵语即是熬稻谷为花者)。作如是咒愿之言:愿汝新妇,安隐快乐。诸比丘:如是次第,往昔众人,用之为恶,今时诸人亦如是作,用之为好。以是因缘,诸众生等,于世法中,行于恶行。如是次第,乃至起作种种舍宅,为彼恶业,作覆藏故。”“时彼众生,即生惭愧,堕在不善诸恶法中。”

此种退化可以视为上古人类的堕落。

这时光音天的天人由于福报、寿命享尽,纷纷投生于地球,所有殊胜神通,出生全无;并且由于入胎的缘故,生来就带有了贪欲的习气。这样,人类不仅数量大增,而且贪爱染欲成了社会风气。如经云:“有余众生,福命业尽,从光音天,舍身来下,于母腹中,受胎生身,以此因缘,世人渐多,非法渐增。”

这时地球人愈来愈多,以前先民不用耕种,土地自然出生粳米,不用烧煮即可食用,并且随采随生。但由于夫妻家庭的出现,人心开始贪婪,不少人开始贮藏粮食,粳米便不再随采随生,而是必须耕种,才能渐次长大,成熟后方可收获食用。人类必须付出较多的劳动才能生存下来。

如《起世经卷第十》云:“诸旧胜人,先生世间,彼诸众生染馀福力故,不须耕种而有粳米,自然出生。若有须者,日初分取,于日后分寻复还生。日后分取,日初还生,成熟无异。若未取者,依旧常在。后时众生,福渐薄故。……於是稻谷便有分段,丛聚而生。”

2、四大部洲的男女婚恋

四大部洲的男女情爱状况,如经云:“南瞻部洲人、西牛货洲人、东胜神洲人,悉有男女婚嫁之法。北俱卢洲人,无我我所,树枯若垂,男女便合,无复婚嫁。”

佛经提到这四大洲人的寿命不同:“南瞻部洲人,寿命百年,中有夭逝。西牛货洲人,寿命二百,亦有夭逝。东胜神洲人,寿命三百,亦有中夭。北俱卢洲人,定寿千年,无有夭殇。”

(1)、南赡部洲:我们人类的生活范围属南赡部洲(地球),南赡部洲又名阎浮提。

生活于此洲的人类虽然在生态环境、福报、寿命等方面,不及其它三洲;但我们人类所特具的“勇猛”、“忆念”、“梵行”三种特性,则优胜于其它三洲及诸天界。这也是为什么佛陀降生于此世界(南赡部洲)的缘故。如《世记经》言:“阎浮提人有三事胜。何等为三:一者勇猛强记,能造业行;二者勇猛强记,勤修梵行;三者勇猛强记,佛出其土。”

南瞻部洲(地球人类)的情爱婚姻如前已述故从略。

(2)、北俱卢洲(又名郁单曰):在男女交往上最为自由和开放,完全没有家庭、私有制观念;故不用结婚,男女交往后则各走各的路,甚至生育的儿女也不自己抚养,而是放置于十字街头,由路人养育,生长成人后也归于大众,是名副其实的共产主义。

如经云:“郁单曰人若于女人生染着,随心所爱,回目观视,彼女知情,即来随逐,其人行至于树下,所将之女,若是此人母姨姊妹亲戚类者,树枝如本, 不为下垂,其叶应时萎黄枯落,不相覆苫,不出华果,亦不为出床敷卧具。若非母姨姊妹等者,树即低枝,垂条覆荫,枝叶成郁,华果鲜荣,亦为彼人出百千种床敷卧具,便共相入于树下,随意所为,欢娱受乐。”

这是描述男女情爱状况。当时可以随心所爱,而树枝会分辨有否有血缘、亲族关系,若没有亲族关系,就低垂枝叶遮蔽外界视线,并铺出床具来。其中也描述四大部洲的人类交合状况、婚嫁之法,以及当时人生育、养育状况:“若行欲时,二根相到(男女生殖器官相合),流出不净。”“郁单曰人,住于母胎,唯经七日,至第八日,即便产生。其母产讫,随所生子,若男若女,皆置于四衢道中,舍之而去。于彼道上,东南西北,行人往来,见此男女,心生怜念,为养育故,各以手指内其口中,于彼指端,自然流出上好甘乳,饮彼男女,令得全活。如是饮乳,经于七日,彼诸男女还自成就一类身,与彼旧人形量无异。”

北俱卢洲小孩生育七天后,即长大成人,但也不会回家。男女同类各聚一处,不置设家庭,也不蓄有私有财产。由业力福报相同,故人人皆健康长寿,没有疾病,寿命千年后,无疾而终。死后也不用火化土葬,天空中自然有大鸟来将尸体叼走,不用担心环境污染。能够投生到此地的人,必须前生修十善行。

如经云:“其儿长成与彼人等,男向男众,女向女众。彼人命终,不相哭泣,庄严死尸,置四衢道,舍之而去。有鸟名忧慰禅伽,接彼死尸置于他方。又其土人,大小便时,地即为开,便利讫已,地还自合。其土人民无所系恋,亦无畜积。寿命常定,死尽生天。彼人何故寿命常定?其人前世修十善行。身坏命终,生郁单曰,寿命千岁,不增不减。”

(3)、西牛货洲人、东胜神洲人:都有男女婚嫁,与我们世界婚姻家庭大致相同,但生存环境、福报、寿命均优于地球人类。而略次于北俱卢洲。

3、人类的最终消亡

“一切行无常,变易朽坏,不可恃怙。”凡有生必有死,没有恒久不变的事物,人类发展到一定时期,因欲望引发争斗乃至战争,最后由盛而衰。

最初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人,寿命也长(活八万四千岁),身量也高(八百四十丈高),福报也大,地面上都是七宝,没有高低不平,饮食衣服卧具等都是自然而至,一点力不用费。后来因为人们的“分别”“执取”心重,渐渐由蜜酥妙味;而变为粗质的五谷杂粮。

按诸经论所说,人寿起初以八万四千年为本位,过一百年减一岁,(人身量亦减短一寸)一千年减十岁,万年减一百岁,如是次第往下减,将来减到人寿三十岁时,人身量剩二尺多高,到那时人类的道德伦理、因果观念,丧失殆尽,福报享尽,连粗质的五谷杂粮也开始渐渐没有了,五味也隐没或变味了。普通应用物资、珍宝、好的房廊屋舍等,也渐渐破坏没有了。只有以稊稗充饥,为食中第一;以发褐遮体,为衣中第一;以铁为至宝,为庄严中第一。没有好饮食,便相煎人皮朽骨为宴会。偶尔得到一粒麦谷等,如获摩尼宝珠一样,藏在箱子里,严加守护,恐人偷去。如是经七年七月七日大旱无雨,井河悉皆涸竭。由于饥荒缘故,把人们饿死百分之九十九,这时大家相共起了下品的厌离心,(想离苦得乐)这样经一千年慢慢度过,由三十岁减至二十岁时,身形由三尺减至二尺高,把原来那一念下品的厌离心又失掉了。这时继之而来的便是瘟疫灾病,比现在非典型肺炎(沙斯)、霍乱症还厉害百倍。得病即死,亦无医药相救。

如是经七个月零七天,在上次饥馑劫中所剩下来的那一分人数,在这次瘟疫劫中,又死了99%。这时早已没有国王,没有文化,也没有什么军政领袖。国土空废,城镇败坏,只有一些小的村庄,洒洒落落的相去很远。

灾病劫过后,人们相共又生起一念中品的厌离心,(思离苦得乐的心比前增加)如是慢慢经过一千年,人寿减到十岁时,身形才一尺高,生下来五个月就结婚,十岁人为上寿。普通活七八岁的,五六岁的,三四岁的不等。到这时原来那一念中品厌离心又失掉了,惟有行十恶法者为人所敬。这时刀兵劫降临,人心残忍到极点!无论父母妻子,兄弟眷属等,互有杀害心。因业力所感,随便拿起一件什么东西来,都成了杀人利器,所谓草木皆兵。这样无论男女,如邪魔附体一般,以为自己不杀人,便被人所杀。于是见人必杀,逢人必砍,如是互杀互砍,经过七日七夜(是谓刀兵劫末)。在这时,也有心里怀“惭愧”心的,不欲杀人,但又恐被人所杀,于是隐于山野。

经过上面所说的饥馑、瘟疫、刀兵、三种灾劫之后,世界上所剩下的,统起来也不过一万多人了。走起路来个月二十天遇不到一个人,原先隐在山野的那些人,因他尚有一念‘惭愧’心,护法善神护持他,从山野出来之后,遇到人便相抱痛哭,互相亲爱,视如亲友。大家同起了上品厌离心,希望从此永远离苦得乐。

这时大家的共同心思,都认为过去是由于不善心、杀心,致令亲族人类残杀殆尽;今后宁可共行善法,先离杀业,离杀业已,十岁生子,渐渐增至二十岁,身量也由一尺增至二尺。既知行善止杀可以得好报,增寿命,于是再进而离不与取的盗业,离邪淫业,离两舌、恶口、妄言、绮语,离贪、嗔、痴、三毒,祛十恶 法,行十善法。这时人们的道德伦理,因果观念,渐渐增长起来,寿命也由一百年增一岁,千年增十岁,以此类推。由十岁起,过一百年增一岁,身量增一寸,经过八百四十万年,增到八万四千岁为止,身量高八百四十丈。

这时地面平正,衣食丰足,七宝、五味、种种出现,人们也知道孝顺父母,恭敬沙门(出家修行者)。从八万四千岁,过一百年减一岁,减至八万岁时,弥勒菩萨始出世,龙华三会说法,度释迦佛灭后遗法种福之人,然后再化同缘。

释迦牟尼佛是在人寿百岁时降世的,到现在已2533年了。到了佛法将灭尽时,佛为哀愍众生,特留《无量寿经》多住世一百年,众生有听到此经,看到此经的,能至心称念“阿弥陀佛”圣号的,皆可得度。过此百年,佛法灭尽,再也没有佛经文字了。

佛是怎么解释宇宙万物的?
提示:

佛是怎么解释宇宙万物的?

简单的说,佛将这个世界分为物质世界(佛教称为"器世间"或"无情众生")和生命世界(佛教称为"有情众生")。 然后,佛祖又将有情众生这些生命根据所处的不同维度的空间分为十个等级,称为"十法界",其中由于能量的限制,十法界中有六个法界是循环的,就是我们熟知的六道,因为能量不够,不能摆脱情绪的控制,所以在每一个空间死去以后,生命能量只能在这六个空间里来回循环,就是我们熟知的“六道轮回”,分别包含了天(神仙们住的地方)、阿修罗(比神仙低、但比人的等级高的地方)、人类、旁生(即动物界)、地狱、饿鬼。   六道之上,还有四法界,其实就是罗汉(缘觉、声闻两层)、菩萨、佛,所谓缘觉,就是没有遇见人指点,但通过自己的经历修成正果了,而声闻,则是听到了佛菩萨的指点而成就的。这样就构成了十法界。 这是佛祖对我们这个宇宙(以银河系为主)的解释,还有更多、更深奥的解释,譬如宇宙外又有宇宙,佛祖在——《华严经》里说得很透彻,我就不赘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