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和儿童本身的性格,哪个更能影响孩子的行为?
家庭教育环境对儿童性格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家庭内部的人际关系和文化心理状态,是指在一定的物质生活基础上形成的对儿童家庭关系的影响。我们可以从家庭氛围和家庭教养方式两个方面入手,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重点理解家庭教育环境对儿童性格的影响,并学会如何构建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子女在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形成什么样的性格,很大程度上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另外,可以把家庭环境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社会发展到今天,物质环境大体是优越的,但是精神环境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在家庭教育环境中,家庭气氛和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性格的影响尤为重要。 作为家长,首先要知道,不同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性格的不同影响 1、家庭气氛好好的家庭氛围有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家人之间相处融洽,相互关心,父母和睦,亲子沟通顺畅,亲密无间,礼尚往来,讲道理。家庭气氛安定和谐,融洽温馨,愉快舒适。好的家庭氛围带给孩子信任感、安全感、幸福感。儿童可以时时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陪伴,对父母非常信任,在家里很安全,乐于与父母分享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2、家庭气氛不好父母亲不和睦是阻碍儿童性格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家境不和,缺乏温暖,在这种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会极度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内在脆弱,容易产生孤僻或过度活跃的性格。这种类型的孩子在交往时往往缺乏自信,但是又非常渴望得到别人的注意和肯定,因此很多时候得不偿失。 由于家庭中缺乏沟通,孩子们渴望与人沟通的愿望受到抑制,所以他们在和人沟通时往往表现得过于热情。由于家庭缺少关爱,内心空虚,孩子特别重视朋友,很容易意气用事。自卫意识很强,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也很敏感,容易与他人发生冲突。家庭气氛紧张的孩子,缺乏安全感,往往情绪不稳定,容易紧张和恐惧,长期焦虑。 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性格也有着不同影响,作为父母,应该知道这些区别 1、欺压式的家庭教养方式这类教育方式,通俗地说就是相信“棍子下出人才”。家长对待孩子问题的方式简单粗暴,要求孩子绝对服从自己。对于子女期望过高,缺乏耐心倾听孩子的意见,以及与孩子有效沟通的能力。重视结果比过程更重要,如果不能达到孩子的期望,家长就会严厉地对待孩子,甚至是责备孩子。 因为和孩子缺乏交流,常常不知道孩子在想些什么,不了解自己的孩子,没有给孩子发言权和参与权。小孩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有些孩子对父母产生畏惧,缺乏安全感而不敢表达自己的情感,久而久之孩子就容易形成胆小、自卑的性格,内向、保守、逆来顺受,不敢在人前发表自己的意见。 2、自主成长用这种方式教育孩子,家长能平等对待孩子,尊重孩子,即“蹲着”与孩子沟通。家长对孩子是自主的,亲切的,关心的。她们常与孩子交流,对儿童的缺点也能及时有效地予以批评指正,不武断或无原则地迁就子女,合理适当地运用赏识和惩罚教育。父母可以主动与孩子进行协商,鼓励孩子参与家庭决策。成长于这种教养方式的儿童善于和父母交流思想、讨论问题,并能逐渐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孩子一般都是自信和乐观的,热爱生活,待人友好,有主见。 3、纵容型家庭教养方式父母亲对子女满怀爱与期待,而爱得缺乏理智和分寸,很少对子女提出任何要求或管教,含在嘴里怕化了手怕摔,过分保护和迁就,使孩子对父母的依赖很少,很少对子女提出任何要求或管教,含糊不清。家长的溺爱也会使孩子产生优越感,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在生活学习中,这些孩子不能半点委屈,一遇到挫折就容易气馁,发脾气,推卸责任,出现问题后容易归于外因。缺乏感恩与反哺的意识。人际沟通能力弱,很难与周围人和睦相处,并且容易形成自私、任性的不良性格。 4、家庭教养方式的矛盾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主要是指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存在分歧,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爸爸训斥着教育孩子,而母亲却在一旁不断地为孩子开脱甚至数落爸爸。实践证明,父母对教育要求的不一致不仅使教育效果互相抵消,而且能促使孩子利用父母之间的矛盾来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甚至发展成见人行事、投其所好的双重性格。
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产生哪些影响?
家长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会对孩子性格的形成有不同的影响。有人将父母的教育方式归纳为四类:溺爱型、放任型、民主型。
(1)溺爱型的教育方式
具体表现为:父母对孩子过分宠爱,一味地娇惯,对孩子的物质要求尽量满足:孩子则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以我为中心,稍不如意便大吵大闹,成了家里的小皇帝。
这种教育方式便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差,养成缺乏独立性、不爱劳动、懒情、怕吃苦、自私、任性等不良性格特征。较严重的情况是,有的儿童遇到不良诱因,就会误入歧途。
(2)放任型的教育方式
具体表现为:对孩子的教育采取完全不管不同的消极的态度,父母不关心孩子的生活、学习和教育,与孩子缺乏情感交流。父母往往忽视子女的要求或是只看到他们的缺点,对子女否认过多,或是放任自流。这种管教方式容易使孩子形成冷酷、为所欲为、攻击性强等不良性格特征。
(3)教育方式
具体表现是:对孩子管教过严,对子女的行为过多地干涉和制止。这种家庭的家长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教育孩子,有时还要打骂、斥责,甚至棍棒相加。
他们不尊重子女的合理要求,不考虑孩子自己本身的兴趣和爱好,而是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让孩子按照家长的愿望行事。孩子在家里只能听父母的话,父母即使犯了错误也不会承认。
这种教育方式有碍于儿童性格的自然发展。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有的变得唯唯诺诺,缺乏朝气,心理受到了压抑,对家庭生活产生了反感;有的为了避免父母的训斥打骂则经常撒谎;有的对人冷漠,态度消极;有的则公然不服从父母的管教,产生很强的逆反心理
权威型教养方式是什么
权威型家长,即“恰当要求、恰当反应”型家长,他们不但对孩子能有合理的要求,对孩子的行为也总是做出适当的限制,会为孩子设立一定的行为目标,并坚持要求孩子服从并达到这些目标;同时积极的关切孩子的情绪和行为反应,以便及时调整。简而言之,这类家长对孩子是“理性、严格、民主、耐心和关爱”。同时,“权威型”被公认为理想和恰当的教养方式。
权威教养模式的表现形式:1、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不是一味地纵容,需要对孩子有合理要求,有规矩有底线,让孩子明白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
2、父母要以身作则,做好孩子的示范和榜样,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来强化对孩子的要求,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言行举止和对自己的要求内容是一致的,加强孩子规矩和底线的形成。
3、父母要关注孩子的行为和情感反应,并及时给予反馈和关注,帮助孩子心理上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