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设备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动力设备网 > 知识库 > 正文
宋文帝刘义隆生平简介 宋文帝刘义隆是怎么死的
宋文帝刘义隆生平简介 宋文帝刘义隆是怎么死的
提示:

宋文帝刘义隆生平简介 宋文帝刘义隆是怎么死的

宋文帝刘义隆(407年-453年3月16日),小字车儿,中国南北朝时期刘宋王朝的第三位皇帝,宋武帝刘裕第三子,424年即位,在位30年,年号“元嘉”,谥号“文皇帝”,庙号“太祖”。 刘义隆继续实行刘裕的治国方略,在东晋义熙土断的基础上清理户籍,下令免除百姓欠 *** 的“通租宿债”,又实行劝学、兴农、招贤等一系列措施,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社会生产有所发展,经济文化日趋繁荣,由是“三十年间,氓庶蕃息,奉上供徭,止于岁赋。晨出暮归,自事而已”,“民有所系,吏无苟得。家给人足,即事虽难,转死沟渠,于时可免。凡百户之乡,有市之邑,谣舞蹈,触处成群,盖宋世之极盛也”,史称元嘉之治。军事上,刘义隆继承刘裕北伐的政策,于430年、450年和452年三度出师北伐,但都无功而返,特别是450年的北伐失败导致北魏长驱直入长江岸的瓜步,威胁建康,造成刘宋国力的损耗。 453年,刘义隆被太子刘劭弑杀。不久后他的第三子刘骏起兵推翻刘劭而继位,是为宋孝武帝。 刘义隆生平简介 早年经历 刘义隆于公元407年(义熙三年)生于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成人后身高七尺五寸(181.5厘米),博览群书、涉略经史,擅写隶书。 公元410年(隆安六年),刘裕命刘粹辅佐年仅四岁的刘义隆镇守京口,防御卢循之乱。 公元415年(义熙十一年),刘义隆受封为彭城县公。刘裕北伐,令刘义隆为冠军将军留守,东晋朝廷加封其为监徐兖青冀四州诸军事、徐州刺史。刘裕收复关中、还军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后,又加封刘义隆为监司州豫州之淮西兖州之陈留诸军事、前将军、司州刺史,并命其镇守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还未到任,又改封为都督荆益宁雍梁秦六州豫州之河南广平扬州之义成松滋四郡诸军事、西中郎将、荆州刺史。 公元420年(元熙二年,永初元年),刘义隆受封为宜都王,食邑三千户,加号镇西将军。 登基为帝 宋武帝刘裕驾崩后,太子刘义符继位(即宋少帝),因他游戏无度,被辅政的司空徐羡之、中书令傅亮、领军将军谢晦于公元424年(景平二年)五月废黜(后被杀),迎立当时任荆州刺史的刘义隆为帝,改元元嘉,同时由谢晦出任荆州刺史,掌握重兵。 刘义隆在其统治期间,采取抑制豪强的政策,努力推行繁荣经济政策,重视农业生产,并使赋役均摊,元嘉十七年、二十一年两次下令免除农民的“诸逋债”,有元嘉之治之称。 刘义隆深沉有谋略,但体弱多病,好猜忌。他不能容忍大臣擅行废立,公元426年(元嘉三年)杀徐羡之、傅亮、谢晦,从此政由己出。 公元429年(元嘉六年),因病由其弟彭城王刘义康执政。刘义康任司徒、录尚书事,后又加领扬州刺史,进位大将军,专总朝权,势倾天下,曾擅杀名将檀道济。 公元431年(元嘉八年),刘宋反攻滑台(今河南滑县)受挫。 公元440年(元嘉十七年),刘义隆收杀拥戴刘义康的领军将军刘湛等人,罢斥刘义康,改授为江州刺史,出镇豫章(今江西南昌)。 公元445年(元嘉二十二年),将刘义康废为庶人。 公元450年(元嘉二十七年),因北魏入侵,刘义隆从王玄谟之议再次北伐,魏世祖拓跋焘调动六十万大军迎战,亲率大军克悬瓠(今河南汝南)、项城(今河南沈丘),渡过淮河直趋瓜步(今江苏六合东南),翌年在宋朝军民抵抗下撤退。江北遭魏军杀掠殆尽,宋朝国力削弱。 北魏兵临长江期间,刘义隆怕刘义康在后方趁机作乱,遂下令将其诛杀。南朝皇室的自相残杀由此始。 刘义隆是怎么死的 公元453年(元嘉三十年),刘义隆长子刘劭与次子刘F因事遭刘义隆责骂,刘劭遂唆使女巫严道育刻一刘义隆的玉石雕像埋入宫中含章殿前,诅咒刘义隆早死。巫蛊事发,刘义隆大怒,欲废刘劭太子位,并将此事告诉潘淑妃。潘淑妃将此事告诉儿子刘F,刘F转报皇太子刘劭,刘劭赶紧与亲信的东宫将领萧斌研议应对之策,身为刘义隆心腹大将的萧斌,居然建议刘劭弑父自立,刘劭因此亲自带士练兵,积极谋划。 同年3月16日深夜,刘劭与萧斌趁夜起兵叛变,率领东宫卫队假称受诏入卫皇宫,骗使门卫放行。当时刘义隆正秉烛与尚书仆射徐湛之讨论废太子之事,刘劭部将张超之闯入合殿,刘义隆本能反应举凳子自卫,五指都被砍下,最终被张超之弑杀,享年四十七岁。徐湛之亦死于叛军之手。4月14日,葬刘义隆于长宁陵。同月,为刘义隆上庙号“中宗”、谥号“景皇帝”。武陵王江州刺史刘骏随即起兵讨伐刘劭,并于5月20日即皇帝位,6月16日攻下京城,诛杀刘劭及刘F;刘骏即位后改刘义隆庙号“太祖”、谥号“文皇帝”。

宋文帝刘义隆被杀
提示:

宋文帝刘义隆被杀

【历史上的今天】455年3月16日南北朝宋文帝刘义隆被太子刘劭杀死 455年3月16日,南北朝元嘉三十年,宋文帝刘义隆被太子刘劭杀死。 宋文帝刘义隆(407年-453年3月16日),小字车儿,中国南北朝时期刘宋王朝的第三位皇帝,宋武帝刘裕第三子,424年即位,在位30年,年号"元嘉",谥号"文皇帝",庙号"太祖"。 宋文帝刘义隆,只因冒出了废太子的念头,竟被太子刘劭先下手为强,带兵打进宫来。这位曾经梦想一统南北的皇帝,却被乱兵一顿砍杀,手指头全被砍掉,死状十分凄惨!后人说起他,常说他冤杀名将檀道济的糊涂事,也常说他贸然北伐,却被打的狼狈大败的荒唐事。但他治下的刘宋,却是南北朝出名的盛世年代。如果不是这场变乱,造成了南朝衰落,南朝由南向北一统天下,并非没有可能。 刘义隆继续实行刘裕的治国方略,在东晋义熙土断的基础上清理户籍,下令免除百姓欠 *** 的"通租宿债",又实行劝学、兴农、招贤等一系列措施,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社会生产有所发展,经济文化日趋繁荣,由是"三十年间,氓庶蕃息,奉上供徭,止于岁赋。晨出暮归,自事而已","民有所系,吏无苟得。家给人足,即事虽难,转死沟渠,于时可免。凡百户之乡,有市之邑,谣舞蹈,触处成群,盖宋世之极盛也" ,史称元嘉之治。军事上,刘义隆继承刘裕北伐的政策,于430年、450年和452年三度出师北伐,但都无功而返,特别是450年的北伐失败导致北魏长驱直入长江岸的瓜步,威胁建康,造成刘宋国力的损耗。 453年,刘义隆被太子刘劭弑杀。不久后他的第三子刘骏起兵推翻刘劭而继位,是为宋孝武帝。

宋文帝刘义隆在元嘉之治上做了哪些方面的改革?
提示:

宋文帝刘义隆在元嘉之治上做了哪些方面的改革?

想必我们大家都听说过开元盛世与贞观之治,但是却很少听说过元嘉之治。不熟悉历史的人士更会感到陌生,其实元嘉之治是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时期宋的一个鼎盛时代,代表了当时的文化、整治、经济等方面的综合水平,我们广为熟知的《世说新语》、《后汉书》、《三国志注》等名著都诞生于这一时期,同时元嘉之治开创了魏晋以来最好的时代,也是东晋南北朝国力最为强盛的历史时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改革 在政治上,宋文帝刘义隆恭候谦卑,十分注重体恤民情,权利集中,整顿吏治,重用寒门刻苦的学子,以方略、策略通过考试选拔任用官吏,弥补了九品中正制的缺陷,他还废除苛法,轻徭薄赋,赈济穷人,严厉打击豪强士族,更是限制士族地主兼并土地,还地于民。同时,还大力发展教育,竭尽全力笼络文人、有识之士,弘扬传播文化,广收图籍和书籍。 二、军事方面 在军事上,由于上个时期宋武帝刘裕南征北讨征战,平定了刘毅、司马休之等军阀势力,又灭掉西蜀、南燕、后秦等国家,使得这个时候宋朝的疆域扩大到潼关、黄河一带,同时间接为了百姓休养生息提供了和平时期。 三、经济方面 刘义隆在经济方面,他推行土断,奖励百姓养马,限制封山占水,改铸钱币,设立台使 。使得当时的经济水平显著的提高,使得经济贸易发达,商贾沟通交流络绎不绝。继土断之后,刘裕又下令豁免个别地区的户调。这对资产少的贫民十分有利。他又减轻市税,豁免一些杂税,如禁止向民间征发车牛,政府需要则向人民购买。

宋文帝刘义隆的元嘉北伐为何会葬送刘宋王朝多年的发展成果?
提示:

宋文帝刘义隆的元嘉北伐为何会葬送刘宋王朝多年的发展成果?

不放心的宋武帝 这次的故事需要从公元422年宋武帝刘裕驾崩说起,这位曾经独自追砍上千人的华夏第一高手终归难逃天命,结束了自己辉煌的一生。在晋末乱世中,刘裕是相当凶残的人物,弄死几个皇帝跟玩儿一样,两次北伐平燕灭秦,打得北方群雄骇然失色。 但刘裕也是个很悲剧的人物,出身寒微的他步步都比别人晚,建功立业已经近中年,篡位立国更是太迟,仅仅两年后就大限将至,太多事情没有做完。更要命的是这货连生儿子都比别人晚,44岁才有的长子刘义符,驾崩时长子才16岁。 于是从三国时期就开始的主幼臣强的局面再次上演,不放心的刘裕只能在病榻前对刘义符谆谆教导:“檀道济这人有才干没野心,你可以用,徐羡之和傅亮也应该没啥异心,唯独谢晦这家伙心眼儿活泛,搞不好以后从他那出事儿。” 没安全感的刘义隆 交待完后事刘裕忧心忡忡的死去,后面的事情却完全出乎他的预料,刘义符这孩子本性倒是不坏,但就是比较贪玩儿,一来二去的四个顾命大臣就觉得很不爽。那年月的人比较直接,既然不爽就废了他吧,四个大臣居然一起动手! 完全蒙圈的刘义符当了两年皇帝就被废掉,顺手还给宰了以绝后患,坑爹的是杀废帝这招还是刘裕发明的。本来废掉长子应该由次子继位,奈何次子刘义真跟徐羡之不和,于是他也被宰了,罪名是刘义真竟敢跟哥哥刘义符不合...... 皇位就这样落在全程打酱油的三子刘义隆身上,对于当皇帝这件事儿刘义隆是抗拒的,他明显察觉出那张椅子更像一张催命符。但刘宋四大天王发话他又不敢不听,磨磨唧唧的到公元424年阴历八月初八才继位,一系列血腥杀戮让这个兄弟极度缺乏安全感,总觉得有刁民想害他。 权臣必须死 国内的事情已经让刘义隆够肝颤的了,国外的事也没消停,老对手北魏趁着宋武帝驾崩挥军南下,连续夺取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可怜的刘义隆觉得很抓狂,内有权臣外有强敌,还给不给人活路啦? 好在刘义隆颇有三国时期司马老贼的忍耐力,一直装孙子熬到第二年亲政,手里有了权力自然比较好办事。元嘉三年(426年),拉拢很多势力的小皇帝一举铲除掉徐羡之、傅亮及谢晦,只留下有才干没野心的檀道济领兵。 咱们讲道理哈,刘义隆虽然后来频繁北伐为人诟病,但他不算个没脑子的废物,拿回去权力后他又攒了四年家底才出兵,起码在后勤上做足了准备。可惜这货全然没继承老爹任何军事天赋,打仗确实稀烂。 元嘉确实草草 公元430年,刘义隆开始了第一次元嘉北伐,具体过程就不细说了,吐槽机毕竟不是军事写手,总之刘义隆一番遥控微操后不止损兵折将,还在撤退过程中把兵甲扔了满地,东阳城储备的物资也付之一炬,四年攒的家底基本败光。 把脸卡得稀碎的刘义隆依然坚持自己封狼居胥的梦想,依然深信自己有当世名将的潜力,这货有足足攒了二十年家底。要说他的内政属性确实满高,那段“元嘉之治”成为刘宋政权最幸福的时光。 公元450年,杀掉最后一个顾命大臣檀道济的刘义隆再次北伐,结果这次败的更惨,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直接起兵南下反击,从黄河南岸打到长江北岸,把兖、徐、兖、豫、青、冀六州打得稀烂,不止经济损失惨重,连人口都被大量消耗,二十年的苦心经营一朝全废。 公元452年,宋文帝趁着北魏太武帝驾崩进行了最后一次北伐,穷到发疯的刘宋这次只能拿出4万兵力,规模远逊前两次,依然无果而终。次年宋文帝也被太子刘劭弑杀,结束了苦逼的一生。 其实从当时的地理形势上看,宋文帝死磕河南也不能算错,毕竟那地方太过重要,但这货跟常凯申同样烦人的远程微操毁了收复失地的可能。更要命的是第二次北伐糜烂江北,彻底伤了元气,从此刘宋只能在下坡路上狂奔,扯淡完毕。

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三次北伐为什么都以失败告终?
提示:

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三次北伐为什么都以失败告终?

南朝刘宋的第三位皇帝宋文帝刘义隆,年号元嘉,为宋武帝刘裕第三子,在位30年。曾于元嘉七年(430年)、二十七年(450年)、二十九年(452年)发动三次北伐,目的在于与北魏争夺对河南的控制权,恢复和巩固刘裕北伐的成就。然而三次北伐皆以失败告终。 为什么刘宋以鼎盛之国力兴兵北伐却屡遭失败呢?我认为除了南北双方整体实力、战争方式等客观原因之外,北伐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出在宋文帝这个战争的发起者身上。 一、宋文帝发动的三次北伐缺乏缜密的战略谋划和部署,又不能广泛听取臣下的正确意见,一意孤行,导致战略决策上出现一系列重大失误 宋文帝每次北伐之前,都没有做好周密的战略谋划与部署,仅仅是凭借一腔热血就仓促发动了战争,更多的是一种冲动和赌运气。 例如第二次北伐之前,彭城太守王玄谟为了迎合宋文帝收复失地的想法,屡屡上疏陈述北伐,但大多都是纸上谈兵,并无实际的战略战术,而对军事一窍不通的宋文帝听了王玄谟的话却十分兴奋,还说什么“观玄谟所陈,令人有封狼居胥意。”(《读通鉴论》)一番话挑动了宋文帝统一中原的雄心壮志。 (宋文帝画像) 然而,兴奋的宋文帝没有想着将北伐工作落到实处,而是妄图一战定乾坤,收复中原。他发起的北伐更多是一种彰显自己文治武功的冲动行为,不但缺乏周密的战略谋划和部署,也没有广泛听取臣下的意见,由此导致战略上失误连连,以致每次北伐都无功而返。其战略性失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01、长期疏于淮北边镇的经营,北伐之前没有做好边镇及周边地区的攻守部署 孙子兵法云:善战者,未谋胜,先谋败。宋文帝总想着大军一出,定然马到成功,收复失地,却没想到一旦战败,北魏大军如果反攻过来自己如何抵挡。 第二北伐失败后,北魏大军越过黄河一路长驱直入,直接杀到长江边,就是因为宋文帝对敌我双方的态势缺乏足够的了解,尤其缺乏对淮北军事重镇的经营和攻守部署。 (刘宋与北魏形势图) 大臣何承天曾向宋文帝献上《安边论》,建议宋文帝针对鲜卑人的作战特点,加强淮北重镇城池的军事建设,招募流民和当地武装进行组织和训练,实行屯戍结合、兵民合一、农战并修的军事方针,在淮河沿线打造一条抵御北人南进的坚固防线。 《安边论》:一曰移远就近,以实内地;二曰浚复城隍,以增阻防;三曰纂偶车牛,以饰戎械;四曰计丁课仗,勿使有阙。 孰若因民所居,并修农战,无动众之劳,有捍卫之实,其为利害,优劣相县也。——《宋书·何承天传》 如果按照这个方针,刘宋对北魏既可以攻守自如,又无需南方军队兴师动众的北伐,劳民伤财,可以说是上上之策。然而,宋文帝对这个上佳建议却不屑一顾。 他不但没有加固自己的防线,经营沿边重镇,反而每次都是兴师动众,劳民伤财,一旦失败,损兵折将不说,也丢失了很多兵甲器械,使得宋文帝积攒多年的家底毁于一旦,府库为之一空。 另一位大臣周朗对于宋文帝的兴师北进、一意孤行也颇有微词,认为宋文帝这是让羊去追狼,螃蟹捕老鼠,这种以己之短攻敌之长的行为必败无疑。 “且夫战守之法,当恃人之不敢攻。顷年兵之所以败,皆反此也。今人知不以羊追狼,蟹捕鼠,而令重车弱卒,与肥马悍胡相逐,其不能济,固宜矣。”——《宋书·周朗传》 02、战略指导思想固化呆板,不知变通,每次北伐都是与魏军在黄河南岸千里战线上死磕 宋文帝三次北伐都是以收复黄河以南的失地为主要目标,而且每次在收复失地后,都是以洛阳、虎牢、滑台、历城等几个军事重镇为战略支撑点,在长达千里的黄河沿线布防,坐等北魏来攻。 (宋军的千里黄河防线以滑台、洛阳、历城、虎牢等重镇作为战略支撑) 结果冬天一到,黄河结冰,鲜卑骑兵跨河而来,失地得而复失,不但浪费了刘宋的人力物力,就连北魏也摸透了宋军的战略,提前做好了防备,这充分表明了宋文帝死板的战略思想。 其实在元嘉二十九年第三次北伐前,青州刺史刘兴祖曾经建议宋文帝直接攻击河北,据险而守。如果宋军按照刘兴祖的建议,不但能够达到出其不意的奇袭效果,而且还可以扰乱河南魏军的军心,削弱北魏对河南的军事压力,对刘宋收复河南的战局也是有利的。然而如此上上之策竟然被宋文帝以“意止存河南“为由拒绝了。 “河南阻饥,野无所掠; 脱诸城固守,非旬月可拔。稽留大众,转输方劳; 应机乘势,事存急速。今伪帅始死,兼逼暑时,国内猜扰,不暇远赴。愚谓宜长驱中山,据其关要。冀州以北,民人尚丰,兼麦已向熟,因资为易,响义之徒,必应响赴。若中州震动,黄河以南,自当消溃。臣请发青、冀七千兵,遣将领之,直入其心腹。若前驱克胜,张永及河南众军,宜一时济河,使声实兼举,并建司牧,抚柔初附,西拒太行,北塞军都,因事指挥,随宜加授,畏威欣宠,人百其怀。若能成功,清壹可待; 若不克捷,不为大伤。并催促装束,伏听敕旨。”——《通鉴》 03、战前军需粮草筹措不当,士兵缺乏训练,战斗力低下 兵法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既然要发动战争,必然要事先筹备好军需粮草,这是军事常识。然而据《宋书·索虏传》记载: “是岁军旅大起,王公妃主及朝士牧守,各献金帛等物,以助国用,下及富室小民,亦有献私财至数十万者。……有司又奏军用不充,扬、南徐、兖、江四州富有之民,家资满五十万,僧尼满二十万者,并四分换一,过此率计,事息即还。” 军旅都大起了,宋文帝才想起来动员社会捐助,甚至向民间举贷,让官员减少俸禄,以解燃眉之急。连军队最起码的给养都无法保障,可见宋文帝的北伐多么仓促和儿戏。 (唱筹量沙) 第一次北伐时名将檀道济本已取得了一系列军事胜利,重创敌军,然而因为缺粮被迫撤军,要不是檀道济玩了一招“唱筹量沙”的空城计,估计宋军得全军覆没。 此外,宋军的兵力也不足,每次都是临出征时才仓促征发庶民补充,这些人根本就没有经历正规的军事训练,战斗力低下,而且宋军主力兵种多为水军和步兵,野战时对上彪悍的鲜卑骑兵兵,基本上就是羊群碰上了狼群。 二、宋文帝所选用的北伐将领大多缺乏军事才能,临战不能迅速把握战机,也不能与友军协同作战,甚至遇敌不战而逃,这是北伐屡次失利的重要原因 宋文帝不光是不懂兵法,就在北伐的将领人选上也缺乏眼光。看看他选择的北伐主帅的临战表现: 第一次北伐的主帅是到彦之。到彦之在沿黄河布防后就退回到东平须昌的大本营去了,结果冬天一到,魏军开始反攻,先后攻下洛阳、虎牢。到彦之眼见洛阳、虎牢丢失,不思收复,先已胆怯,引军从水路撤退,到了历城便烧掉船只,丢掉铠甲,徒步逃回彭城。 第二次北伐的中路军主帅王玄谟,就是那个在宋文帝面前空谈军事的主。临战时无所作为,只知道杀戮百姓,贪图钱财,一个滑台攻打旬月都攻不下来。

宋文帝刘义隆简介北伐失败的原因 刘义隆之后的皇帝是哪个儿子
提示:

宋文帝刘义隆简介北伐失败的原因 刘义隆之后的皇帝是哪个儿子

刘义隆(407—453年) 小字车儿,宋武帝第三子,少帝弟。即宋文帝。少帝废黜,弟继兄位,年号元嘉,公元424—453年在位,共30年。在位时,加强集权,整顿吏治,史称“元嘉之治”。在对北魏作战中连遭挫败,国势渐衰。公元453年,被太子刘劭所杀。他是刘宋王朝中治国勤敏,较有作为的皇帝。 刘义隆,胡婕妤所生,自幼聪明,博涉经史,善隶书。初封彭城县公,永初元年(420年),封宜都王,进号镇西将军,兼领荆州刺史,加都督。景平二年(424年)六月,少帝被废杀。七月,大臣徐羡之,傅亮等备法驾至江陵奉迎刘义隆入建康。八月,即皇帝位,改元元嘉元年。元嘉二年(425年)正月,司徒徐羡之、尚书令傅亮奉表归政,元嘉三年(426年),以杀少帝、庐陵王罪诛徐羡之,命到彦之、檀道济讨伐荆州刺史谢诲,擒送京都伏诛。刘义隆在位期间,坚持武帝集权政策,抑制豪强兼并刘义隆简介,清理户籍,减免赋税,遣使分行郡县,访求民情,劝课农桑,尽勤地利,兴办学校,奖掖儒学,使刘宋王朝取得暂时稳定,境内经济、文化有所发展。《南史·宋本纪》中说他聪明仁厚,雅重文儒,躬勤政事,孜孜无怠。又性存俭约,不好奢侈。于时政平讼理,朝野悦睦,自江左之政刘义隆简介,所未有也。虽不免有所溢美,但大致上还是合符事实。 自刘裕北伐,从关中退回以后,洛阳、虎牢、滑台等处皆为北魏所占。刘义隆即位以来,有恢复河南之志。元嘉七年(430年)春,命到彦之带兵五万北伐,北上时,魏军相继弃城而去。至冬,北魏军队渡河南攻,宋军焚舟弃甲,仓皇奔退。初出军时,资实甚盛。及还,凡百荡尽,府藏为空。元嘉二十七年(450年)七月,遣宁朔将军王玄谟再度北伐。十月,遭魏军追击,死者万余,部下逃散,军资器械,委弃如山。十二月,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率军乘势南下,直趋瓜步(今江苏省六合县东南),进逼建康。京师震惧,内外 *** 。次年正月,魏军因无力渡江作战,引兵退归,沿途烧杀、虏掠,所过州郡,赤地无余。无嘉二十九年(452年)六月,复遣抚军将军萧思话率众北伐,八月退还。刘义隆几次北伐,终因将非其才,军用不充,未能有所成就。而民力耗竭,国势自此而衰。 元嘉三十年(453年)二月,刘义隆因太子刘劭有叛逆行为,准备废黜太子。谋泄,刘劭伪称奉诏入宫讨贼,带领人马混入禁城,指挥张超之等数十人驰入云龙门、东中华门,拔刀径上含章殿,将刘义隆杀死。刘义隆被杀,终年47岁,葬于长宁陵(今江苏省江宁县东北蒋山)。谥号景皇帝,庙号中宗,后改谥文皇帝,庙号太祖。史称宋文帝。 刘义隆有子十九人,太子刘劭,元皇后所生,杀父夺位,自称皇帝,旋即败亡。第三子刘骏,路淑媛所生,刘劭被杀后即位,是为宋孝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