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桥的来历?
宋庆历年间(1041年至1048年),在洛阳江修建浮桥,常被风浪冲垮。 宋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泉州太守蔡襄主持洛阳桥建桥工程。 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洛阳桥前后历六年之久,建成了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桥。 民国21年(1932年),洛阳桥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桥面。 民国27年(1938年),洛阳桥被日本飞机炸毁。 1962年,洛阳桥进行维修。 1963年4月,洛阳桥维修完成通车。 1993年,洛阳桥进行全面修建。 1996年10月,洛阳桥恢复古桥旧貌,开放通行。 建筑结构 洛阳桥墩端部呈船又形,两侧有扶栏,均有石雕,用于保护行人;桥的两侧建置石塔,用以镇风, 桥旁扶栏外.尚存幢幡等形式的石塔,塔身浮雕佛像、图案;桥上筑石亭,供率骑休息,桥身及其附属建筑物,有许多艺术石碉,造型美观,有昂首挺拔的石狮,有口含石球的球狮子。 桥中央碑亭刻有明万历年间有“西川甘露”碑刻和清道光间石刻“天下第一桥”横额,“中亭”周边有所代碑刻12方,中亭傍有崖刻“万安桥”、“万古安澜”和12方碑刻;亭东侧有“万安桥”及“万古安澜”等宋代摩崖石刻。一为“西甘露”碑亭,在中亭右侧为古时祈雨所在。
洛阳桥的传说
传说真武大帝得道成仙时,拔剑剖腹,将肠肚抛落在洛阳江中。 后来,这些肠肚变成了龟精蛇怪,不时兴风作浪,危害过往船只。 一日,一只渡船过江,龟蛇作怪,大风狂吼,浊浪翻滚,眼看渡船被弄得要翻过去。 这时,天上传来了喊声:“蔡学士在船上,不得无礼!”龟蛇两怪听了,吓得钻入江底。 只一会儿,江面又风平浪静。 船上的客人很惊奇,相问谁是“蔡大人”,全船没有一个姓蔡的,只有一怀孕妇女,丈夫姓蔡。 那孕妇心里清楚,就对天暗暗许愿:“我这胎若能生下男孩子,长大后一定要叫他在洛阳江上修造一座大桥,便利过往客人。 那孕妇果然生个男孩,取名蔡襄,字君谟,号端。 蔡襄从小聪明伶俐,二十岁那年中了进土,后来授封端明殿大学士,很受皇帝的器重。 他在京城时,将母亲许愿造桥的事情对皇帝讲了一遍。 皇帝很感动,就派他到泉州府做太守。 后来,蔡襄就在洛阳江上修造一座大桥,这就是中外闻名的洛阳桥。 扩展资料: 洛阳桥原名万安桥,位于福建省泉州东郊的洛阳江上,我国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 宋代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建桥工程,从北宋皇佑四年(公元1053年)至嘉佑四年(公元1059年),前后历七年之久,耗银一千四百万两,建成了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桥。 桥全系花岗岩石砌筑,初建时桥长360丈,宽1.5丈,武士造像分立两旁。 造桥工程规模巨大,工艺技术高超,名震四海。 建桥九百余年以来,先后修复十七次。 现桥长731.29米、宽4.5米、高7.3米,有44座船形桥墩、645个扶栏、104只石狮、1座石亭、7座石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