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求为什么被孔子逐出师门
因为孔子曾经对冉求有过严厉的批评,因此给人的印象就是孔子对这个弟子非常不满意,有点要清理门户,逐出师门的味道。这样理解不准确,孔子对冉求是爱中有失望,失望中还很喜欢。要仔细琢磨方可理解孔子的矛盾心理。
孔子最严厉批评冉求就是在《论语·先进》篇17章,原文以及拙著解析是:
原文: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翻译:
季氏比周公都富有,可是冉求还替他搜刮民脂民膏聚敛钱财增加财富。孔子非常生气,说:“他不是我的弟子,你们可以大张旗鼓地反对攻击他嘛!”
冉求(前522年—?),字子有,通称“冉有”,尊称“冉子”,鲁国人。周文王第十子冉季载的嫡裔。春秋末年著名学者、孔子门徒。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受儒教祭祀。以政事见称。多才多艺,尤擅长理财,曾担任季氏宰臣。
前484年率左师抵抗入侵齐军,并身先士卒,以步兵执长矛的突击战术取得胜利,又趁机说服季康子迎回了在外流亡十四年的孔子。帮助季氏进行田赋改革,聚敛财富,受到孔子的严厉批评。冉求是孔子的最得意的门生之一,在孔子的教导下逐渐向仁德靠拢,其性情也因此而逐渐完善。
孔子弟子冉求
孔门弟子:冉求的当仁不让 > 冉求,鲁国人,比孔子小29岁,以擅长政事列于孔门“十哲”。 > >> 有一次,孔子让几个弟子谈志向。子路说他可以治理“千乘之国”。冉求低调一点,说只想治理一个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治理三年能让老百姓过上富足的日子;不过礼乐教化方面,自己还不行,得依靠贤德君子。夫子认可冉求有这样的才能,曾对人说,“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冉求可以去当总管。还说,以冉求的才艺,从政是绰绰有余。 >> > 夫子对冉求政事才能的赞赏,从他回答子路关于“成人”的一段话中,尤其昭然可见: >> > “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 > 夫子这里举了四个人,前三位都是鲁国的前贤,他们分别有超出常人的智慧、道德(清心寡欲)和勇敢,只有冉求是当时活着的后辈;把他和三位前贤并列,可见夫子对冉求的“艺”(才能)是何等抬举。夫子说,有这四个人卓异的优点,再加上礼乐的修养陶冶,就称得上是“成人”(即完人)了。 > >> 尽管对冉求的才能如此肯定和赞赏,但夫子却又认为,冉求只是“具臣”而已―― >> >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 > >> 与季氏同族的季子然问孔子,仲由(子路)和冉求是否称得上是大臣?夫子说,所谓大臣,就是要用道义事奉君主,行不通就辞职不干;如今的仲由和冉求,可以说是具臣(即办事干练的臣子)吧。很显然,在夫子看来,“以道事君”是杆标尺,达不到它的,哪怕再有才能也称不上大臣。这里且不论子路,单说冉求,他有哪些表现,让夫子觉得他没做到“以道事君”呢?从《论语》记录来看,有如下几件: > >> 一件是,季氏(指季康子,以下同此)祭泰山,孔子知道后,责问时为季氏宰(季氏的行政总管)的冉求:“你难道不能阻止么?”冉求说“不能”。夫子很生气。当时只有周天子和诸侯才有祭大山的资格,季氏作为卿大夫去祭泰山,分明就是“僭礼”;而身为季氏宰的冉求不加劝阻,这在夫子看来,也是有违礼制和道义的失职行为。 > > > 再一件是,季氏准备攻伐邻近小国颛臾,冉求和子路去告知夫子,夫子听说后便责备冉求,认为他作为季氏宰难辞其咎。冉求分辩说,他和子路本来也不赞成这件事,可颛臾近邻季氏封邑,为防后患而攻取它似乎也有其道理。夫子听后更生气,指责冉求为贪得无厌找借口,又说了一通“谋动干戈于邦内”将招致祸害的道理。后来,季氏放弃了攻颛臾的图谋,这可能跟冉求转达了孔子的反对意见不无关系。 > > > 还有一件是,季氏“用田赋”,冉求也没有劝谏、阻止。《论语》中有一则:“冉求曰:’’非不说(悦)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汝)画。’’”很可能指的就是这件事。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夫子的道义,可是(要劝阻季氏)我的力量不够。夫子说,力量不够的,是半途而废,而你现在却是止步不前(意指冉求根本没有对季氏进行劝谏)。对季氏“用田赋”,孔子持反对态度,他认为,按先王之制,“有军旅之出则征之,无则已”(《国语・鲁语》),即有战事时才征收赋税,无战事则免征;而“用田赋”实行常年征收,这不仅是违制,而且还会增加民众的负担。所以,孔子对冉求未尽劝阻之责很不满。然而,据《左传》记述,季氏在推行“田赋”之前,曾委派冉求征询夫子的意见,孔子答以“丘不识也”(我孔丘不懂这种事),求询三次都是这样;季氏心里很不痛快,让冉求传话给孔子:您是国老,期待您的高见好办事,为何不明白地说个话呢?孔子还是没搭理。但他在私底下对冉求说,君子要按礼制行事,事情应做得适当,赋敛须尽量微薄,若是贪婪无厌,就是推行田赋,也会觉得不够的。还说,季氏既要恣意行事,为何还来问我呢?……孔子的这番话,冉求传给季氏,但季氏听不进去。没过多久,鲁国便实施了“田赋”制,时为鲁哀公十二年,即公元前483年。 > > > 《论语》记载:“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此事很可能就发生在推行“田赋”之后。孔子或认定,冉求作为季氏宰,这也等于是他在帮助季氏聚敛增财,因此怒而宣称,冉求不是自己的门徒,还叫弟子们擂起鼓来,一起攻击他。古代战场上开战先要击鼓(所谓“一鼓作气”),不过夫子这里说的“鸣鼓而攻之”,并不是要抡起拳头或棍棒,对冉求进行“触及皮肉”的教训。王充的《论衡》对此有解释:“攻者,责也,责让之也。”可见,“鸣鼓而攻之”,就是击鼓造声势,对冉求进行严厉斥责,这是文斗,有点像后来那种“现场批判会”。不知当时孔门的“小子”们,是否真的遵从师命,对年近半百的冉求“鸣鼓而攻之”――若有的话,想必会很好看――可惜《论语》又没有记录。不过,夫子没有因为说了“非吾徒也”,而真的开除冉求的名籍,这一点倒是可以肯定。不然的话,冉求怎么可能还列名于孔门“十哲”呢? > > > 《论语》有一则记述,孔子曾将冉求和子路作对比:“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这是说冉求生性退缩,因此要推他向前;子路胆子有两个人大,所以得拽他一下。倘若是这样的话,那么,冉求数次未对季氏进言劝谏,似乎跟他胆怯退缩的性格有关系了。然而,在《左传》中,却呈现出一个与此迥异的冉求―― > > > 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春,齐国进犯鲁国,季氏问冉求怎么办,冉求说,你们三位(季孙氏、叔孙氏和孟孙氏)中的两位率军抵御,一位留守在朝。结果叔孙氏和孟孙氏都不肯率兵出战。冉求于是又对季氏说,那就只能由您亲自率师,背城一战了;还说,叔孙、孟孙两家不愿出战也很自然,因为执政大权都在季氏手里,季氏既然身负国政,齐人攻打鲁国而不能作战,便是您的耻辱,这就不配跟诸侯并列了。听冉求这么一说,季氏觉得只能如此。于是,冉求受命率领左师,与齐军激战于郊外,在冉求的指挥下,鲁军作战勇猛,齐军仓皇溃逃,冉求再三请求追击,季氏想见好就收,没有允许。……事后,孔子听说冉求用长矛攻破齐军,也表示了赞赏。 > > > 从《左传》的记述来看,冉求显然不是那种怯懦退缩的人,在鲁国面临危难的时刻,他敢于对顶头上司季氏直言无忌,甚至说出有“冒犯”意味的话(如“齐人伐鲁而不能战,子之耻也,大不列于诸侯矣。”)。而一旦身临战场,英勇善战不逊于子路,也没有临阵退缩的表现。如此看来,按照孔子所谓“道”的期望,冉求或有所不足;但在事关国家安危,身当“执干戈以卫社稷”时,他是不畏怯,不退缩,敢进言,敢担当的――这时候,他是一个“当仁不让”的勇者。 > > >作者:伊人
孔子认为冉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孔子很欣赏冉有的。《论语·雍也》曾记载季康子问孔子子路、子贡、冉求是否可以从政,孔子回答说三人皆可从政,但孔子却分别道出三人之优点各不相同:“由(子路)也果”、“赐(子贡)也达”、“求(冉求)也艺”。《论语·先进》说:“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 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孔子认为冉求这个弟子善于学习,多才多艺,具有很多专业特长,是孔门中很善于处理具体事务的专业人才。冉求后来被季康子任命为大管家,并且参与国家政事的处理。 冉求不重仕德的修养,从来没发表过关于仁、义、礼、孝等儒家道德观念方面的看法,也没向孔子请教过这方面的问题。他认为自己学习,“仁”的力量不够,孔子批评他根本不努力学习有关“仁”的学说。他不重礼乐修养,认为礼乐教化之事,要等待贤人君子去做。他对孔子不是绝对服从,具有一定的改革精神。对后世影响很大。
孔子弟子冉求是谁?
冉求,姓冉名子有,一般后世都尊称为冉子,而且是周文王第十个儿子冉载的嫡裔子孙。是春秋时期有名的学者,也是孔子的徒弟之一。下面由我为大家介绍冉求,希望能帮到你。 冉求是谁 冉求,姓冉名子有,一般后世都尊称为冉子,而且是周文王第十个儿子冉载的嫡裔子孙。是春秋时期有名的学者,也是孔子的徒弟之一。冉求是孔子的七十二贤之一,多问政事,最擅长的是理财,而且还多才多艺,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之一。 冉求曾经担任过季氏的宰臣,在公元前484年的时候,冉求带着一队军队入侵齐军,而且还身先士卒冲在了最前面,以步兵和长矛打突击战,最终取得了胜利。之后又趁机说服季康子,接回了在外面流亡了十六年的孔子。 冉求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能,帮助季康子进行了田赋改革,聚敛了许多老百姓的财富,也因此受到了孔子的严厉批评,孔子还一度将冉求逐出师门。但是冉求终归是孔子的得以门生,在孔子的教导之下,冉求的品行也逐渐向儒家所倡导的“仁德”靠拢,逐渐臻于完美。 冉求并不是十分看重仕德的修养,在孔子众多的学生中,没有发表过自己对于仁、礼、义、孝等方面的看法,也没有向孔子请教过这方面问题的学生少之又少,但是冉求就是其中的一个。冉求自认为自己学习“仁”的能力不够,孔子批评他这是不努力学习。冉求不注重礼乐方面的修养,认为礼乐之事是教化人的东西,是贤人君子要做的事情。冉求对孔子不是绝对的服从,具有改革精神,这一点对后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冉求的故事 有一回,子路、曾皙、冉求还又公西华四个人在陪着孔子的时候,孔子就引到他们各自来谈论自己将来的志向,孔子问他们四个人,如果将来有人能够知道你们,又能够用你们,你们想想自己身上究竟有什么本领能让别人用呢?当时冉求就说,嘉定有一个六七十里宽的地方,再或者更小一点的地方,让我来治理的话,只要三年,我就可以使人民富足起来。但是要谈到兴礼乐这类事情的话,冉求我可就没有这个本领了,只能等贤能有才能的人来实施了。 冉求的志向是从政,但是他却十分的谦虚,因为凭他的才能,治理一个千乘之国都不在话下。而且冉求非常关心百姓,有一次他随孔子去了卫国,冉求看到卫国人口很多,于是就问孔子,人口这么多了要增加什么,孔子说使他们富有。冉求又问,他们富有了以后要怎样呢,然后孔子就说要教育他们。其实冉求是一个能够发现问题,并且虚心求教的人。 冉求的父亲是冉雍吗 在《冉氏族谱》中这样记载,“离娶颜氏,生长子耕,次子雍。颜氏死,又娶公西氏,生求。”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冉离娶了颜氏,生了长子冉耕、次子冉雍。后来颜氏死了,冉离有趣了公西氏,生下了冉求。所以这样就明朗了,冉雍不是冉求的父亲,而是冉求同父异母的哥哥。而且他们两个人,包括冉耕都是孔子的门生。而且冉耕,也就是伯牛,还有冉雍和冉求,都是孔门十哲之一,有“一门三贤”的美称。 雍在孔子的弟子中是以德行著称的,孔子对冉雍的评价是“雍也可使南面”,意思就是冉雍可以做一方的长官,古时候以坐北朝南为尊,所以一般官员都是面朝南而坐的。所以这是孔子从来都没有过的对弟子的最高的评价,可见孔子对冉雍德行的认可。孔子临死的时候说,要说贤德首先要讲的就是冉雍了,而且还超过别人很多。荀子在他的《儒效》中就把孔子和冉雍相提并论,这也是对冉雍的德行非常高的认可。 但是冉求在德行方面是不如冉雍的,但是冉求也非常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认识非常的清晰。而且冉求多才多艺,这一点也是受到孔子的认可的。而且孔子也认为冉求是有治世的才能的。冉求在跟随孔子的的时间里,受到孔子的教化,德行上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最难能可贵的是,冉求身上有有一种质疑的精神,并不是以孔子所说的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