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设备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动力设备网 > 知识库 > 正文
应急避难场所和疏散标志区别是什么?
应急避难场所和疏散标志区别是什么?
提示:

应急避难场所和疏散标志区别是什么?

1、首先作用区别,紧急避难标志是可以前往安全的地方,疏散标志是属于人流疏散的方向以及紧急出口的地方。 2、其次概述区别,紧急避难标志就是在公共场合里面逃生的地方,疏散标志就是发生故障的时候,可以往这个方向进行疏通。 3、然后相关要求区别,紧急避难标志灯光连续供电小时不能少于200min,应急疏散标志的灯光应急时间需要超过90min,使用之前充电要超过24小时。 应急避难场所和疏散标志二者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紧急疏散指的是因遭遇了紧急情况而采取的人员疏散的措施,也就是指挥人员远离现场的措施。 紧急疏散是对人的一种保护,而且对于每个人来讲可能也是一次逃生的机会。 应急避难标志指的是用于应急避难项目的标识,该标识作为应急避难使用的。

疏散标志和应急避难场所是什么?
提示:

疏散标志和应急避难场所是什么?

疏散标志和应急标志避难场所: 1、疏散标志是为人员通往安全地带的一种指示,应急避难场所标志是指场地可以紧急避难。 2、应急避难场所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一项灾民安置措施,是现代化大城市用于民众躲避火灾,爆炸 ,洪水,地震,疫情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安全避难场所。 疏散标志的标准色是绿色,一般在安全出口或疏散出口的上方、疏散走道等都会设有疏散标志,可以在事故发生时有效帮助人们认清疏散位置和方向,迅速,顺利疏散。 发生突发事件采取的措施: (一)责令应急救援队伍、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进入待命状态,并动员后备人员做好参加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的准备。 (二)调集应急救援所需物资、设备、工具,准备应急设施和避难场所,并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随时可以投入正常使用。 (三)加强对重点单位、重要部位和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保卫,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四)采取必要措施,确保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五)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采取特定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危害的建议、劝告。 (六)转移、疏散或者撤离易受突发事件危害的人员并予以妥善安置,转移重要财产。 (七)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易受突发事件危害的场所,控制或者限制容易导致危害扩大的公共场所的活动。

应急避难场所国家标准
提示:

应急避难场所国家标准

法律分析:1、地势高且平坦开阔;2、远离易燃易爆炸源以及地质灾害隐患处;3、交通便利地段;4、接近水源、应急供电设施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建标180-2017城市社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标准》 第十五 条城市社区应急避难场所的选址应符合所在城市居住区规划,遵循场地安全、交通便利和出人方便的原则,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应选择地势较高、平坦、开阔、地质稳定、易于排水、适宜搭建帐篷的场地; 二、应避开周围的地质灾害隐患和易燃易爆危险源; 三、应选择利于人员和车辆进出的地段; 四、应选择便于应急供水、应急供电等设施接人的地段。 第十六条城市社区应急避难场所宜优先选择社区花园、社区广场、社区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进行规划建设,并应符合避难场地和避难建筑的要求。 第十七条城市社区应急避难场所的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m。 第十八条城市社区应急避难场所应有两条及以上不同方向的安全通道与外部相通,通道的有效宽度不应小于4m。

应急避难场所分几类
提示:

应急避难场所分几类

按照国家标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分为三类: Ⅲ类(三类)要具备基本设施配置,能保障避难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可安置受助人员10天以内。设施配置包括:应急篷宿区设施、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设施、应急供水设施、应急供电设施、应急排污系统、应急厕所、应急垃圾储运设施、应急通道、应急标志; Ⅱ类(二类)要具备一般设施配置,能改善避难人员生活条件,可安置受助人员10天~30天。除了要有基本设施配置,还要增加以下设施:应急消防设施、应急物资储备设施、应急指挥管理设施; Ⅰ类(一类)要具备综合设施配置,能提高避难人员的生活条件,可安置受助人员30天以上。在基本设施、一般设施的基础上又需增加以下设施:应急停车场、应急停机坪、应急洗浴设施、应急通风设施、功能介绍设施。 扩展资料应急避难场所是为了人们能在灾害发生后一段时期内,躲避由灾害带来的直接或间接伤害,并能保障基本生活而事先划分的带有一定功能设施的场地。 应急避难场所具有应急避难指挥中心、独立供电系统、应急直升机停机坪、应急消防措施、应急避难疏散区、应急供水等11种应急避险功能,形成了一个集通讯、电力、物流、人流、信息流等为一体的完整网络。 应急避难场所的修建,说明政府管理中一个科学、透明的灾害处理方式和城市危机管理的意识正在形成。假如发生不可避免的灾害,假如灾难来临,比如地震或火灾等,那么,这些越来越多的“应急避难所”,就将成为一个能为千万人提供生命线的避难场所,成为呵护生命的公园。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西安73个应急避难场所 看看你家附近都有哪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应急避难场所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规定
提示: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规定

法律分析:
城市社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应遵循“以人为本、安全可靠、平灾结合、就近避难”的原则,合理确定建设规模,满足发生突发性灾害时的应急救助和保障社区避难人员的基本生存需求。第五条城市社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应符合所在地城市规划要求,统一规划,一次或分期实施。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第七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加强对防震减灾规划和地震应急预案的编制与实施、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设置与管理、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的培训、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和地震应急救援演练等工作的监督检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第十九条 城乡规划应当符合预防、处置突发事件的需要,统筹安排应对突发事件所必需的设备和基础设施建设,合理确定应急避难场所。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标准
提示: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标准

法律分析:
城市社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应遵循“以人为本、安全可靠、平灾结合、就近避难”的原则,合理确定建设规模,满足发生突发性灾害时的应急救助和保障社区避难人员的基本生存需求。第五条城市社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应符合所在地城市规划要求,统一规划,一次或分期实施。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第七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加强对防震减灾规划和地震应急预案的编制与实施、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设置与管理、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的培训、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和地震应急救援演练等工作的监督检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第十九条 城乡规划应当符合预防、处置突发事件的需要,统筹安排应对突发事件所必需的设备和基础设施建设,合理确定应急避难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