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编钟是我国什么时期的乐器,它的音序是按照什么排列的?啥关系公司各过各的和还发干哈等哈
曾侯乙编钟是按照中国古代的角、微、商、徵、羽的音调,也就是外国的多、嘞、咪、发、嗦、拉、西的七音调顺序排列起来的。先秦文字艰涩难懂,今人多不能释其义,曾侯乙编钟铭文尚有多处错漏,且铭文中对音名大量使用了简略写法,更加大了研究编钟的难度。通过对铭文中音名的释读及对均名的整理,确定了五音的排列顺序,对铭文中的错误之处进行了更正,添补了缺漏的铭文,归纳总结了音名的略写方式,对均名与律名进行了辨析,为研究曾侯乙编钟提供了一些新的方法。 “国之重器”曾侯乙编钟铭文拾遗补正 曾侯乙编钟 一、五音排列顺序 通过阅读曾侯乙编钟上的铭文可以发现,钟号中一9至钟号中一1的一组编钟的五音排列顺序为徵、羽、宫、商、角、少徵、少羽、少宫、少商、少角、徵反、羽反、宫反,钟号中二9至钟号中二1的一组编钟的五音排列顺序为徵、羽、宫、商、角、少徵、少羽、少宫、少商、少角、徵反、羽、宫反,这两组编钟的角音之上是少徵音,少角音之上是徵反音,由此可以知道曾侯乙编钟的五音排列顺序为徵、羽、宫、商、角,而不是现在公认的宫、商、角、徵、羽。 《史记·乐书》云:“琴长八尺一寸,正度也。弦大者为宫,而居中央,君也。商张右傍,其余大小相次,不失其次序,则君臣之位正矣。”古人以右为上,商张右傍的意思就是商弦拉在宫弦的上方,宫弦为君,居于中央,故五弦古琴从下至上的弦序应为徵、羽、宫、商、角。从字面意思推测,当时的琴弦大概只有粗细两种,徵弦、羽弦、宫弦用的是粗弦,商弦、角弦用的是细弦。 《管子·地员》云:“凡听徵,如负猪豕,觉而骇。凡听羽,如鸣马在野。凡听宫,如牛鸣窌中。凡听商,如离群羊。凡听角,如雉登木以鸣,音疾以清。凡将起五音之首,先主一而三之,四开以合九九,以是生黄钟小素之首,以成宫。三分而益之以一,为百有八,为徵。不无有三分而去其乘,适足,以是生商。有三分,而复于其所,以是成羽。有三分,去其乘,适足,以是成角。”从中可以知道,春秋时期齐国五音的排列顺序为徵、羽、宫、商、角,与曾侯乙编钟的五音排列顺序是一样的。 五音排列顺序为宫、商、角、徵、羽的记载最早见于《周礼·春官》:“皆文之以五声,宫商角徵羽。”然而《周礼》的成书年代,至今仍有争论,大致有西周说、春秋说、战国说、秦汉之际说、汉初说,甚至还有人认为是新莽时期的伪书。《周礼》一书的出现年代,晚于战国时期,大致是西汉初年的景武之际。 如从时间先后来看,则最初的五音排列顺序极可能是徵、羽、宫、商、角,而流传至今的宫、商、角、徵、羽的五音排列顺序,就有可能是后世以讹传讹了。 徵、羽、宫、商、角相当于西乐里的5(sol)、6(la)、1(do)、2(re)、3(mi),因此严格来讲,徵、羽、宫、商、角只能算是五音的唱名,而不是音名。如果徵、羽、宫、商、角只是唱名,那么徵、羽、宫、商、角的五音排列顺序与宫、商、角、徵、羽的五音排列顺序在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如果把徵、羽、宫、商、角作为音名,那就一定与十二律有对应的关系,宫对应于黄钟律。
曾侯乙编钟对中国音乐史的研究有什么作用和意义
曾侯乙编钟是至今世界上已发现的最雄伟、最庞大的乐器,被誉为古代世界的“第八大奇迹”。有关部门曾对曾侯乙墓出土的成套编钟进行调音,结果表明战国时代已具有完整的十二乐音体系,打破了过去认为十二律是古希腊传来的说法。 曾侯乙编钟拥有迄今所知最为完整的周代乐音系列及其乐律称谓体系,同时,作为礼乐之器它还蕴含着丰富的礼乐文化思想,是公元前5世纪中国文明的一个璀璨的缩影,是中国先秦社会的文化符号,是中国青铜时代巅峰的艺术精品,是人类历史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 在曾侯乙编钟的钟体、钟架和挂钟构件上,共有3700多字铭文。这些铭文不仅标注了各钟的发音律调阶名,还清楚地表明了这些阶名与楚、周、齐、申等各国律调的对应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文献资料。 曾侯乙编钟的出土,证明中国历史上已成功解决了一钟双音在物理学、音乐学、铸造学上的一系列难题。它代表了中国先秦礼乐文明与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最高成就。 音域 曾侯乙编钟深埋地下二千余年,至今仍能演奏乐曲,音律准确,音色优美。这套编钟音域宽广,自C2(64.8Hz)至D7(2329.1Hz),共有五个八度音程,又一大二度。 中心音域内具十二半音,可以旋宫转调,演奏五声、六声和七声音阶的音乐作品,音色十分优美。每个钟可以敲出呈三度音程的两个乐音(即正鼓音、侧鼓音。音差:小三度41个,大三度23个),且互不干扰,亦可同时敲击产生和声。 全套编钟可以发出低音、中音和高音三种声音,下层的大钟,声音低沉浑厚,音量大、余音长;中层较大的钟,声音圆润明亮,音量较大、余音也较长;中层较小的钟,声音清脆、嘹亮,音量较小、余音较短;上层钮钟声音透明纯净,音量较小、余音稍长。 曾侯乙墓中还有敲击编钟的工具,中上层编钟用T字形木槌敲击,下层的大型甬钟用长圆木棒敲击。这种演奏方式在墓中出土的彩漆鸳鸯盒的彩绘上得到了印证。 扩展资料: 出土经过 开挖曾侯乙墓后打开椁板,发现椁板下已被泥水浸泡,待水逐渐抽去,编钟露出水面,大致保持下葬时的状态,分两面呈直角折尺形立放。编钟中,45件甬钟上有铭文“曾侯乙乍𠱾”,因此得名曾侯乙编钟。 形制 曾侯乙编钟数量巨大,完整无缺。编钟的钟架高大,由长短不同的两面木架垂直相交组成,长面位于墓西,长7.48米,高2.65米;靠南的一面长3.35米,高2.73米。 在木架中有7根彩绘木梁,两端以蟠龙纹铜套加固。6个铜铸佩剑武士和8根圆柱承托住整个编钟,形成上、中、下三层。钟架及挂钩有246个。铜人著长袍,腰束带,神情肃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战国曾侯乙编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