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设备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动力设备网 > 知识库 > 正文
曹冲称象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曹冲称象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提示:

曹冲称象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曹冲称象》告诉我们在遇到难题时可以试着转换思路来解决问题,要开动脑筋,用智慧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在难题前轻易放弃。《曹冲称象》中的曹冲用石头代替大象,通过称出石头的重量来得到大象的重量,这就体现了曹冲善于动脑,懂得转换思维来解决问题。

《曹冲称象》的原文
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太祖悦,即施行焉。

译文
曹冲年龄五六岁的时候,知识和判断能力如一个成年人。有一次,孙权送来了一头巨象,曹操想知道这象的重量,询问他的属下这件事,但他们都不能说出称象的办法。曹冲说:“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让船装载其它东西,称一下这些东西,那么比较下就能知道了。”曹操听了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做了。

曹冲称象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提示:

曹冲称象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曹冲称象”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难题应该善于思考,勇于变通,利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难题。 人的智慧是和年龄大小无关的,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善于对周围的事物进行观察、思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关键的时候要运用自己的大脑来想出办法解决问题,只要有这种觉悟,即便是小孩也是拥有大智慧的。 在“曹冲称象”这个故事中,机智聪慧的曹冲采用了“等量替换法”,利用石头来代替大象,使得石头与大象产生等量的效果,这种方法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这也体现出三国神童中曹冲惊人的天赋与才智。 历史典故 古时候有个大官叫曹操。别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也有的说:“办法倒有一个,就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曹操听了直摇头。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曹操微笑着点一点头。他叫人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曹冲是用什么办法称象的
提示:

曹冲是用什么办法称象的

曹冲是用等量替换法称象的。 故事中曹冲用的方法是等量替换法,他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在船身下沉的地方画上了线。然后他把大象赶上了岸,接着他在往船上装上了石头,这时要装到船身下沉,到画线的地方就可以了。 然后我们就可以称船上石头的重度量了,这时我们要把船上的石头重量加起来,这样也就是大象的重量了。 然后这个故事可以给小朋友们一些启示,当遇到事情要善于观察,要开动脑筋想办法,小孩子也可以办大事的。 相关说明 史料记载,曹冲称象在毛象坡,黄浩和有关专家学者研究考证史料,又经实地考察,毛象坡就在河北省临漳县岗村一带。 黄浩介绍,岗村在临漳县是一个古老的地方,河北省临漳县地处太行山东麓山前平原与漳河冲积平原的交汇处,其地势开阔平缓,一马平川,临漳城西的岗村名字的出现,说明岗村当时是建立在高于一般地方的土坡或土岗上的,推测是因毛象坡而得名。 另据临漳县旧县志记载:“毛象坡在县城东北二十里,周围五里,古畜象于坡。”春秋齐桓公筑邺城,战国西门豹为邺令,汉高祖始置邺县,县城治所在邺城长达1000余年,直到北周建德六年,临漳县治所才从邺城迁出。上世纪八十年代经国家考古专家实地发掘考测的临漳邺城遗址城廓的东北角——洪善村往东北方向二十里,正好是岗村一带。这与文献记载也完全相符。 清朝道光年间临漳县令姚柬之,经过十六年翻阅古籍,实地考察写出了《临漳县·漳水图经》,仍存,其中《曹魏五都图第九》图中展现漳河流向由西向东在今临漳县城北,途径岗村村北。上世纪90年代末,村民们修房盖屋,经常在紧临村北处淘沙,直至淘到五六米以下,沙质良好,这说明那里当年是漳河河床故道,又一次证明那是曹冲称象的地方。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曹冲称象

曹冲如何称象,请用自己的语言简洁说一说其是道理。
提示:

曹冲如何称象,请用自己的语言简洁说一说其是道理。

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让船装载其它东西,称一下这些东西,那么比较下就能知道了。 曹冲称象的故事说明遇到事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聪明的曹冲所用的方法是“等量替换法”。 用许多石头代替大象,在船舷上刻划记号,让大象与石头产生等量的效果,再一次一次称出石头的重量,使“大”转化为“小”,分而治之,这一难题就得到圆满的解决,等量替换法是一种常用到的科学思维方法。 扩展资料:曹冲 (196—208),字仓舒,谥号邓哀王,曹操的儿子,由曹操的小妾环夫人所生。 曹冲从小聪明仁爱,与众不同,深受曹操喜爱。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冲病重不治而去世,年仅十二岁。 与甄氏亡女合葬,追赠骑都尉印绶,黄初二年追赠谥「邓哀侯」,追加号为「公」,太和五年,加冲号曰邓哀王。 对于曹冲的母亲,是一位只在历史上留下一笔的所谓“环夫人”,但却为曹操生有冲,据,宇,三子,有这点可以看出,曹操对于这位环夫人还是喜欢的。